首页
优秀企业
招聘信息
求职简历
就职知识
登录
注册
人才团队做股东,激励干事创业 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智能传感研究所走上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之路
2023-05-06 00:00:00
记者 俞陶然
  “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MEMS(微机电系统)放电传感器样品,有望用于电网、高铁、化工等工业场景,实现国际首创。”在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智能传感研究所,所长张宇峰博士指着一个椭圆形的小型设备告诉记者。他曾任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裁,2021年辞职创业,创办了上海摩仑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2月,在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和嘉定工业区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注册成立智能传感研究所,走上了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之路。
  这是上海第一家由科研和管理团队控股的公司制研究所。团队控股、多元投入的专业研究所模式,给了张宇峰团队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激励他们研发高端工业传感器,助力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底层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创办团队控股的研究所
  创办智能传感研究所的缘起,是去年7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庆与张宇峰的一次交流。张宇峰想获得长三角国创中心的支持,推动高端工业传感器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
  “我们有一种支持科技创新策源的模式,是建设专业研究所,采用多元投入、团队控股或持股、轻资产运营的公司体制,搭建专业化技术创新平台。”刘庆的介绍,引起了张宇峰兴趣。成立专业研究所的做法是:长三角国创中心根据地方产业和市场发展遴选、引进核心科研团队,由人才团队、地方国资平台和长三角国创中心共同现金出资,组建团队控股或持股的轻资产运营公司来负责研究所的建设运营;由地方政府和园区提供研发场地和专业设备,研究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持有和管理;建设期内,长三角国创中心和地方政府提供研究所运行和研发经费;研究所公司享有研发成果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公司产生的增值收益按股权分配。
  这一制度设计,让人才团队、地方政府和长三角国创中心在创新过程中各司其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其核心是激励科研人才团队干事创业,让他们有获得感。作为研究所的两个“小”股东,地方国企和长三角国创中心为研究所提供场地、设备、研发经费和运行经费。作为研究所的控股或持股“大”股东,人才团队拥有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转化收益权,激励作用明显。
  对于团队控股的研究所模式,摩仑科技创始团队非常认可。他们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嘉定工业区开发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智能传感研究所,并将摩仑科技的传感器业务迁移到这家研究所公司。
  公司制模式激励核心人员
  成立至今,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智能传感研究所只运行了不到半年,但已取得一些科研突破。记者近日来到嘉定的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走进研究所的展厅,两款高端工业传感器引人注目。
  一款是高端压力传感器。研究所特聘的项目经理在带领团队研制样品,即将送到客户企业进行实测。这种传感器可用于飞机液压系统压力监控等场景,是先进制造业的底层技术。智能传感研究所设计的结构和工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制出的高端压力传感器样品在气密性、耐高温性、精度和可靠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
  另一款取得突破的是MEMS放电传感器,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兼职首席科学家研发,研究所正在进行市场调研,希望把它应用于电网、高铁、化工等工业场景。“如果我们能把它推向这些工业场景,将是国际首创。”张宇峰说,“比如在高铁上,继电器如果出现低电压的放电,放电传感器就能敏锐地感知到,并将数据传到控制中心。这样能防患于未然。”
  据介绍,智能传感研究所已布局5个细分领域工业传感器研发方向,除了高端压力和放电传感器,还有气体、电磁和振动传感器,每个研发方向都由研究所聘请的技术领军人才领衔。研究所以公司制管理模式激励核心人员,制定了股权激励计划,将与他们分享创新收益。
  与更多企业分享“创新方法论”
  近年来,上海围绕国家和本市科技创新战略和产业发展,推动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他们既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者。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嘉定区、宝山区合作,建立了两家多元投入、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营的专业研究所。除了智能传感研究所,还有一家是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陈勇博士领衔的数字医疗技术研究所。与张宇峰团队一样,陈勇团队凭借一流科研能力,通过现金出资获得了研究所的控股地位,把个人发展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在张宇峰看来,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需要较长时间的政府支持、多元投入和先进组织体系的保障。“建设这类机构不只是大牌科学家的事,而是需要科学家和创新管理专家合作,为机构提供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成果产业化的研发体系和灵活机制,还要创造对国际顶尖人才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
  目前,智能传感研究所正在与一家研发电子材料的民营大企业合作,谋划共建MEMS研究中心,支撑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构建核心竞争优势。为此,研究所访问了这家企业30多位高管,深度研判企业产品和技术水平,商讨未来3—5年研发规划。
  “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分为3块:50%的投入用于提升现有产品;30%左右的投入用于自我革命,在现有产品领域开发新产品;其余投入用于‘蓝天项目’,即中长期的基础研究。”张宇峰说,“我们将与更多企业分享这些创新方法论,为它们提供高水平创新赋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