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才高地建设新年新飞跃
2002-02-08 00:00:00
新名词、新思路、新举措……2月7日的上海人事人才工作会议让人耳目一新。上海多年来精心构筑的人才高地,今年将有新飞跃,主题词是“国际化”:吸引、造就、使用一批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人才,加快提高上海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据悉,本市将在人才集中的美国和德国设立两个工作窗口,“进驻”人才争夺的国际前沿。上半年将率先在IT、金融保险、生物医药和城市建设规划等急需人才的4个领域,建立技术和管理专家库,为政府和企业选用海外人才提供信息资源。
不久“出炉”的留学人员专业水平测评制度,将建立留学生常识才能、信誉品行和技术业绩档案,对回国留学人员的资历认定和学识才能进行评估,为用人单位选拔任用提供客观标准。上半年还将组建市引进国外智力专家咨询委员会,实现与德国北威州经济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美国COS等国际头脑智囊库的网上连结;完善海外专家库,为有关部门及重点建设项目搜寻、引进海外知名专家。
今后,博士后来源和培养也将国际化。与国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培养博士后,海外博士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安全,都允许进入上海的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不受国籍限制。
上海还将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有关细则年内颁布后,在上海合法居住、合法工作,具备相应条件的国内外人才,将可参加本市举行的执业资格考试,并注册登记。同时,一些专业证书将探索国际互认。今年启动与香港工程师协会、香港测量师协会等香港十大专业团体的专业证书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