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建设出现新突破
2002-09-15 00:00:00
上海“海外引智”破“传统”,“海外专家”加盟政府部门决策层:市经委聘任的“高级节能顾问”、美国PSI公司总裁汤姆・凯塞经过调查,日前开出21类100个“节能药方”;市人事局决策咨询顾问走马上任后,带来国际最新人才理念……今年市政府各委办局纷纷延聘“洋高参”,为决策“助力”,目前已有十多个部门与26位“海外专家”牵上红线。
聘请“海外专家”担任政府部门决策顾问,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上海加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决心。过去,上海引进的“海外专家”大多集中在经济、文化等传统领域,主要参与技术、管理层次的工作。如今,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人才,城市规划和管理人才,金融保险、国际贸易、航运旅游等第三产业人才和现代生物、电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人才成为引进重点。“洋高参”的工作范围也开始从技术、管理向政府部门决策层发展。这标志着上海海外引智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宽领域的新阶段,对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培养本土人才,将产生重大影响。
参与政府决策,“洋高参”应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为此,上海为海外专家进入“决策层”设置了“高门槛”:必须是某领域国际公认的权威人士,有跨文化、跨国际资本和管理运作的经验。现已纳入市政府视野的“洋高参”,专业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能源、旅游和会展经济等多方面,都是本领域的国际级“大腕”。市知识产权局即将聘任的“决策咨询专家”,是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奠基人之一和国际知识产权法方面的资深专家;汤姆・凯塞则是美国“节能理念”的创始人。
“洋高参”加盟政府部门决策层,是上海坚持“借外脑”、“请外援”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拓展,折射出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建设的活力。现今,每年来上海长期或短期工作的“海外专家”约5万人次,足迹遍及各行各业。上海化学工业区是上海新世纪的重大工程,国际著名的Fosterwheeler公司专家应聘而来,为化工区开发编制“综合执行计划”,使化工区获得了较好的管理软件,还使中方人员得到了培训和提高。上海科技馆集会展、科普、旅游观光和科学探秘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国内缺乏类似的建设经验。上海科技馆先后邀请美、法、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20余次,承担了科技馆整体规划、展示设计的评估与审核等9个项目的研究,解决了科技馆建设中一批关键技术。市计委招募的海外智囊团,已在为上海发展的20多个课题“谋划”。
据了解,为吸引海外专家到上海贡献才智,市人事局已开通了“海外人才网”,建起海外人才岗位需求库和创业项目库;海外引智窗口也在建设之中,巴黎联络处本月将挂牌,今年还将在美国和德国各设一个联络处,向海外专家宣传上海海外人才政策,介绍国内重大项目。本市不少区县政府,也将延聘“洋高参”参与决策列入了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