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驻沪人才工作站人才汇总表
- 地点:
- 时间:2025-11-13 21:23 至 2026-01-12 21:23 结束
通知
介绍
屏南驻沪人才工作站人才登记通知
汇聚乡贤力量·共筑发展新篇
尊敬的屏南籍在沪乡贤:
为深化屏南与长三角地区的资源联动,推动人才回归、产业协同与创新发展,屏南驻沪人才工作站现面向屏南籍及关联在沪人才开展信息登记工作。工作站将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助力乡贤事业拓展与家乡建设双向赋能。
一、登记对象
- 屏南籍在沪工作、创业、生活的各界人士;
- 与屏南有产业合作、项目关联的在沪人才。
二、登记内容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本页填写)

- 基础信息:姓名、联系方式、现居区域;
- 职业信息:单位/企业名称、职务、行业领域;
三、屏南驻沪人才工作站介绍
屏南驻沪人才工作站是屏南县委统战部在上海设立的人才服务与交流平台,旨在深化沪屏两地人才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与项目对接。该工作站依托屏南县委在人才驿站建设方面的经验(如创建人才驿站,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创业服务等“保姆式”服务),结合上海的人才集聚优势,搭建起人才引进、培养、回归的桥梁。工作站通过常态化活动(如沙龙、项目对接会等),促进在沪屏南籍人才与家乡的互动,同时吸引外部人才关注屏南发展。
四、屏南驻沪人才工作站成立意义
-
对在沪人才的意义
-
职业发展支持:工作站为在沪屏南籍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孵化等服务,帮助其解决职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通过信息发布和资源对接,助力人才在沪拓展业务或返乡创业。
-
情感纽带强化:工作站通过举办乡贤茶话会、文化沙龙等活动,增强在沪人才与家乡的情感联系,激发其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
-
资源整合平台:工作站整合上海与屏南的产业、技术资源,为人才提供跨区域合作机会,推动个人成长与区域发展双赢。
-
-
对屏南政府的意义
-
人才回流与项目回归:工作站通过“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归”机制,吸引在沪优秀人才返乡投资兴业,为屏南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例如,借鉴屏南在各地设立人才工作站的经验,工作站可推动文创、电商等产业项目落地。
-
政策宣传与需求对接:工作站作为屏南在沪的“窗口”,可精准宣传家乡优惠政策,同时收集人才需求,优化本地人才政策设计。
-
区域形象提升:通过工作站的活动与成果展示,提升屏南在沪及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关注屏南发展。
-
屏南驻沪人才工作站的成立,是屏南县政府深化人才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在沪人才而言,工作站提供了职业支持与情感归属;对屏南政府而言,工作站成为人才引进、项目落地的关键枢纽。未来,工作站可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沪屏合作,助力屏南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人才分类
1.党政人才。对象为在县外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公职人员,重点是担任处级以上职务的人员。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
2.事业专才。对象为在县外事业单位或高校、科研院所中的公职人员,重点是担任处级以上职务的人员、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及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教育局
3.“双创”人才。对象为在县外创办企业或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家,重点是在规模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及成功的创业企业家。
责任单位:县工商联、经信委、国资委、商务局、团县委
4.专技人才。对象为在县外的专业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各类人才,重点是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科技局、经信委、国资委、工商联
5.后起新秀。对象为在县外的著名高校优秀学子,重点是“双一流”高校、国外知名高校在读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人员等。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人社局、团县委、侨联、外侨办
6.华侨华人。对象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中的优秀人才,重点是新经济、新技术、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创业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责任单位:县外侨办、侨联、台办、台联
五、工作站活动预告
- 1、2025年1月13日工作站成立大会:聚焦屏南特色产业与长三角资源对接;
- 2、常态化活动:定期举办政策解读、项目路演、乡情联谊等活动,促进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
六、登记方式
- 线上登记:即日起至12月31日,通过本链接提交信息;
七、权益保障
- 优先参与工作站组织的考察、培训及活动
屏南驻沪人才工作站
202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