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 国台办的交流局局长戴肖峰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美香致辞
9月7日,在9·8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前一天,厦门会展中心国际会议厅座无虚席,由国家旅游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旅游局和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香港旅游发展局、澳门旅游局及台湾六大旅游公会协办的首届海峡旅游论坛将在这里隆重开幕。
启动“海峡旅游”品牌宣传
为突显此次论坛的亮点,组委会特意在论坛开幕式前举行了海峡旅游网站点击开通仪式和《海峡旅游》杂志创刊号赠刊仪式。随着王美香副省长右指在键盘上轻轻一点,立刻彩带剪落,幕布拉开,礼花绽放,恢宏的音乐响起,海浪声中,妈祖神像慈祥地凝望着海峡,闽台港澳四地风景一一闪过……这一切不是发生在论坛的主席台上,而是显示在墙上的电视大屏幕中,原来这是组委会特意制作的网站开通flash,期望以特别的视觉感受和深刻印象奉献给远道而来的“海峡朋友”们。网站点击开通仪式后紧接着是《海峡旅游》杂志创刊号赠刊仪式。据悉,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台港澳三地旅游界的帮助下,海峡旅游网站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内建成,而《海峡旅游》杂志于不久前获得CNQ刊号,这两件事必将使福建旅游的宣传事业向前跃进一大步。论坛开幕式主持人、福建省旅游局局长黄晓炎激动地说,海峡旅游网和《海峡旅游》杂志的创办,将以服务海峡旅游经济发展为宗旨,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互动,为海峡两岸旅游业界搭建一个交流合作与发展的新平台!
锣响三声久 论坛年年办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热烈的掌声中为首届海峡旅游论坛敲响了开幕的锣声,王美香副省长为论坛致辞,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李纪珠博士、香港大公报社长王国华、澳门大学校长高级顾问杨允中博士、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李非教授等五位主讲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就海峡旅游发展与合作进行专题演讲,演讲引起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国台办交流局局长戴肖峰、省政府副秘书长罗健、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叶重耕以及国家旅游局,国台办福建省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旅游界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共400多人出席了论坛。海博会组委会在论坛进行的同时在海峡旅游网上进行了现场直播。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健 福建省旅游局局长黄晓炎主持论坛开幕式
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叶重耕
邵琪伟局长为论坛鸣锣开幕
海峡旅游网现场直播
《海峡旅游》杂志创刊赠阅仪式
杨开忠:海峡旅游区应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旅游区
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在演讲时说,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持续、高度的成长阶段。从国际旅游角度来看,这个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旅游强国的实现需要一个有效的地理空间格局来支撑,从“十一五”开始,我们国家将会逐步形成以沿海、沿长江、沿陆地边境和沿新亚欧大陆桥四大旅游带为代表的旅游空间格局,这四个旅游带,实际上是由若干个核心旅游圈经由快速的旅游通道连接而成地域体系。在国家最新提出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发展大陆沿台湾海峡地区等若干个重点旅游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今年赴台旅游的发展,沿台湾海峡的地区,势必成长为一个联系密切,影响深远的功能旅游圈。
李纪珠:大陆与台湾的旅游合作是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李纪珠博士说,吴仪副总理倡议把“今天”的旅游产业与“明天”的9·8结合具有相当的意义。台湾与大陆的旅游业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距离欧美国家差距还很大,在旅游产业创造社会就业率的百分比方面更大,所以两岸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今天台湾面临经济转型,而大陆则面临低度使用资源问题,就我个人的观察,我认为两岸旅游业的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
台湾一直以制造业为主业,当中国大陆以及印度生产成本相对便宜的地方制造业崛起的时候,台湾失去了竞争实力,这种情况下,一种办法就是发展服务业。观光业就属于服务业,目前在台湾,观光业还是低度发展,虽然面临很多瓶颈,但却是很有潜力的一块。台湾正规服务业的产值虽然占到67%,可惜的是服务业的市场价格相对偏低,因此以投资带动贸易的效果可能在递减。台湾拉台经济的方式是连年大量的财政支出,结果却带动很少的经济成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把很重要的经济动力来源阻断了,这就是两岸的经贸。大陆目前观光旅游的人口,已经是很多地区经济上重要的资助来源,比如香港、澳门,甚至英国。按国民党的规划,一年100万人口到台湾观光,一年可以对台湾的产值造成500亿的增加,如果包含观光产业、礼品业及向相关的产业,一年大概可以产生一千亿的观光产值,这对台湾来讲,是很大的数字。两岸今天旅游观光业如果理顺并顺利地开展,相信对台湾是相当大的资助。
可以看到,大陆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对全世界的原料资源耗损和利用非常大,除了耗损这么多的资源,还只能赚到微薄的利润,最主要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非常有害,所以大陆经济学家提出希望经济转型成 “绿色崛起”,又能够创造就业。对大陆来讲,就业尤其重要。中国大陆有这么大的天然资源,以及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可是目前大陆观光旅游业创造就业率才2个百分点,在国外,西班牙等国家都创造了6—8个百分点的就业率。
总之,台湾面临经济转机,旅游观光业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大陆本身拥有众多自然与文化遗产,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两岸在观光服务业上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对两岸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保持我们的天然资源都会有很好的贡献。
旅游不仅是经济,其实旅游的背后,也含了很多文化、社会、人性之间的交流,因为两岸民众存在情感的因素,两岸尤其存在巨大的吸引力。旅游有助于两岸民众广泛的接触和相互的了解。今天举办这样一个论坛,以及这样的旅游活动,跟所有的投资贸易都在一起,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王国华:打造“海峡旅游”品牌要重视传媒的作用
香港大公报社长王国华说,旅游业既是传媒界的服务对象,也是传媒界重要的信息来源。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不可异地消费和不可试用性的特点,以及旅游消费是一种心理感受消费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品在市场上主要表现为信息形态。现代的旅游学理论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依赖性产业,如果提供的信息不多,信息管道不广,或者提供错误信息,都可能影响该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本身具有脆弱性,容易受地理位置、季节变化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如近几年发生的恐怖事件、非典型肺炎等对旅游业的重创,都说明现代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渗透了大众传媒的影响,旅游的信息传播对于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海峡旅游”品牌的形成和发展更离不开传媒的宣传和推销。由于历史的原因,几十年的阻隔和政治因素的干扰,两岸旅游界和人民,更需要通过传媒这个平台,来加强交流和沟通,增强相互了解,共同推动“海峡旅游”的发展。
大公报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报。一百多年来,大公报始终坚持爱国立场,坚持中华民族的立场,坚持文章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努力,大公报以“忘己为大,无私谓公”的办报宗旨,记录历史,报效祖国。是唯一获得米苏里国际新闻奖的中文报纸。2001年又独家获得香港最高新闻奖――2000年新闻大奖。我们深知,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媒的责任重大。大公报与两岸四地都有密切联系,我们愿意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两岸四地的旅游业界合作,共同构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桥梁,为打造“海峡旅游”这个充满魅力的品牌不遗余力。
随着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发展,福建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福建在全国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这是历史的必然。去年初,福建省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是与时俱进的大手笔。发展海峡旅游,福建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期待在历史机遇中诞生的“海峡旅游”越办越好,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
杨允中:打造221工程 发展闽粤台港澳五地经济合作
澳门大学校长高级顾问杨允中博士说,应该建立闽粤两省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及台湾之间的紧密合作探索,即“221”工程。“长三角”,“珠三角”,基本上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221”则是经济地理概念,建立该结构是一个提升国际化、提升竞争力一个的最佳的途径,发展五地之间经济合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澳门特区与海峡两岸的发展变化构成发展的相关性。澳门是闽南文化圈的重要一环,也是联系两岸的一条重要通道,与香港更有着共同的命运和目标。福建的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连续多届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经成为福建省的一大品牌。福建同台湾渊源深厚,港澳相继回归之后,福建已经成为影响力日增的一个省份,打造海峡品牌使之尽快全面加速的启动,是一项极富有政治智慧的重大决策。
旅游业应该成为221工程中重要产业。区域合作应该建立在权力平等、可以共享的基础上,任何有价值的双边与多边合作,都应该是相关各方共同开拓,积极推动的成果,决不是某一单方的关照,因此,221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与愿望的基础上,无论当前还是今后,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重要性。
李非:闽台旅游业有很大的互补合作空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李非说,台湾旅游业的优势,可以说,起步比较早,旅游的资源,旅游的产品开发的水平比较高,对于旅游的消费价格比较高的旅游产品,比较能够接受,而且台湾旅游业者,创业精神,市场行销和经验,以及人才资源的开发,这些都是台湾旅游的优势。台湾旅游业也有它自己的劣势,相对来讲,游客比较少。岛内市场已经饱和,所以要吸引境外游客;台湾的旅游景点开放有点过度,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一定的影响;台湾旅游业的机会在于开放大陆游以后。在逐步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以后,还有利于开放台湾旅游业的内部市场,而且两岸经济交流所积累的经验,可以转换合作的策略要素;西方旅游产品以强大的优势,进入两岸,如香港的迪斯尼吸引了相当多的游客,对台湾旅游是一个竞争的压力。
福建省非常重视旅游产业,这里有相当好的政策,旅游资源有相对丰富,更重要整个大陆生产以及服务的成本相对低!旅游企业经营成本,相对来讲也低。但是福建省也是有自己的劣势,跟台湾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就是对外宣传知名度还不够,国际竞争力不够强,旅游经营管理,服务还进一步的加强,旅游人才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旅游的融资还不够强大,旅游市场的开放以后,外资充分的进入福建的机会越来越大,尤其是现在大打海峡旅游特色品牌,不仅可以吸引台湾游客,还可以吸引内地游客。同样,福建旅游业的威胁,旅游经营方面,产品定位、外国旅游企业的进度,对福建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存在的威胁,我在列出里15项旅游的经济指标来比较,分析以后,发现福建旅游业跟台湾旅游业的优势互补,福建有优势的地方是在内需市场或经营成本方面的优势,而台湾是表现出需求,台湾在资金供应、人才培养管理人才、市场信息、市场行销、经营理念,产业激情、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首先强调开发与保护并重。其次强调闽台地域特色。第三是旅游发展的目标应该针对平民化,这是一个战略思路。除了十一五规划外,还应有专门针对闽台旅游细化的研究,尤其定期的调查和分析,以便作出一个行销对路的产品,以及对台的旅游的专项规划。
闽台旅游业交流的具体对策方面,首先要针对福建对台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的情况加大旅游宣传平台建设力度。今天刚刚开通的海峡旅游网站,实际上也是加强对台旅游宣传一个很具体的体现。其次要扶持对台旅游一些优势的项目,福建最有优势的项目应该是“金马游”。
闽台港澳四地嘉宾在认真听取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