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柘荣县政府与宁德市政府签订了《2005年宁德市旅游重点项目工作责任书》,柘荣县有两个重点项目:
1、东狮山至太姥山旅游公路水泥路面的拓宽改造项目
东狮山至太姥山旅游公路(乍洋至长岐段)全长22.8公里,工程总造价658.4万元,已完成项目招标,预计于5月底至6月初动工。该项目的建成可使沿线的东狮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溪口古桥、溪口袁氏宗祠、十里翠竹生态旅游区、凤岐古民居等一批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实现串联,并和太姥山风景区联成一体,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
2、药博园建设项目
闽东药用植物博览园(简称闽东药博园)位于柘荣县省级风景名胜区东狮山山麓。药博园总投资2000万元,园区面积1000多亩。现已完成园区200种中药材种植,完成梅花鹿养殖区建设。园区由药用动物养殖区、花类药区、珍稀濒危药区、原生药用植物区、水生药用植物区、木本药区、藤本药区、抗癌药用植物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区等特色园区组成,药博园是一处具有科学的内容、园林的外貌,独具柘荣特色和浓厚的医药文化色彩,集旅游、科研、科普、教学、休闲、养生保健于一体的观光胜地,是活的立体的“本草纲目”。园区内将配套建设有相应的球场、天然游泳池、宾馆、餐厅、休闲娱乐及药理中心等设施,把有柘荣特色的药酒、药膳、药浴、药容、药饰、中医药调理与旅游、休闲、度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药博园”成为东南沿海生态乐园中的一个“特色园”。
柘荣境内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1986年药材资源普查,全县拥有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品种中的124种,占34.2%;拥有省增列普查的65个品种中的34种,占52.3%,一般品种1 32种,民间用药45种,其他中药材上千种。在中药材种植、药材(品)加工、营销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药博园”是构筑“闽东药城”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成,对于进一步推动“闽东药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