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厦门歌舞剧院倾力打造,充满东南亚风情的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目前已进入紧张的排练阶段,该剧将成为厦门第一部旅游定点演出剧目,于今年7月份在厦门艺术剧院首演。昨天,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的导演,新加坡著名国际编导范东凯抵达歌舞剧院进行前期部署,记者也得以从他口中探得有关这台音乐舞蹈剧的大量精彩内容。
剧组阵容强大
著名国际编导范东凯不仅亲自坐镇该剧,还请来了四位东南亚著名艺术家倾力加盟。其中既有富于创新的编导、作曲家,又有集歌、舞、打击乐于一身的全才型艺术大师,以及多年致力于印尼文化收集、推广工作的专家。范东凯说,把这几位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家带到厦门,就是为了与大家分享十多年来在海外的经验,让两地文化产生撞击。艺术家们的到来,将打破演员局限于各自艺术领域的传统格局,歌者、舞者和乐者融为一体,向全才型方向发展,与国际接轨。据了解,目前歌舞剧院舞蹈团除原有成员外,又从省内外招聘了七、八名舞蹈演员,四月底还将在舞蹈院校毕业生中广纳贤才,舞蹈演员阵容初步确定为五、六十人,加上唱歌、打击乐等,参加表演的会有上百人。
厦门人的故事
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由《序》、《第一幕——西洋行》、《第二幕——爱情、激情、亲情》、《第三幕——水上人家》、《第四幕——回归》和《尾声——岜岜人的婚礼》六部分组成。《榴莲飘香》的英文名取为“厦门厦门”,厦门人大头也将作为核心人物贯穿全剧始终,从他告别妻子走南洋,在南洋当劳工、回厦门寻亲,到其女儿与马来西亚人结亲,成为一条主线,但全剧又不是以叙事的方式展开,而是跳跃式地转换场景。大头的角色设置真实再现了厦门人走南洋的故事,其中大头为了生活离乡背井,在南洋艰苦劳作,回到厦门“五角基”寻找阔别50年的妻子等场景,都将以真实纪录片或者照片的形式出现。到了大头与女儿相见的高潮部分,舞台上还会出现巨型茶壶,演员跳起茶杯舞蹈,同时带入厦门的茶文化、民歌民谣、南音、拍胸舞、高甲丑、斗鸡舞等民俗文化。
充满异域风情
《榴莲飘香》的大幕将在既热烈活泼又充满东南亚风情的乐声中拉开,演员们用马来西亚语、菲律宾语、英文、泰国语、中文、闽南语同唱个性独特、富有动感的主题歌。随后在舞台上轮番亮相的一组组形象夸张、色彩鲜艳的东南亚“水果”、“花草”、“动物”,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榴莲舞,马来西亚迎宾乐舞,马来鼓手与马来少女的双人舞,马来武术表演,印尼火舞,印尼“卡恰舞”,马来少女斗笠舞等,无一不充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尾声中岜岜人的婚礼再现当地典型的土生华人婚礼,别致的婚礼礼服及洞房设计、礼仪、风俗伴随典型南洋风格的吹打乐,足以令观众眼花缭乱。整个舞台设计也亮点纷呈,时而现场换景,突然从马来西亚的渔村转到金碧辉煌的明朝宫殿;时而从母亲们与摇篮共舞的温馨场面变成灯光璀璨的菲律宾庄园;烛光舞中的人物造型还会请来橱窗模特“助阵”,营造亦真亦假的虚幻氛围;还有烟雾缭绕的新加坡河,空中翩翩展翅的蝴蝶,漫天飘洒的“米雨”等等,无一不引人入胜。
现场激情互动
与观众极强的互动性也是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的一大特色,让观众在视觉听觉的愉悦享受外,更具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忘我地投入其中。该剧一开场就会给现场观众以绝对的震撼,在如迪斯尼动画般的热闹场景过后,一群顽皮的“猴子”会在剧场内东奔西跑,为观众分发香蕉,随后一群身缠数条大蟒蛇的“玩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舞台,整个舞台阳光灿烂,充满朝气。紧接着突然雷声骤起,狂风呼啸,上百个榴莲(海绵做成的)从天而降,砸在观众席上,“榴莲飘香”四个大字在戾戾风声中飘然成形,如梦似幻。到尾声时观众也会有意外的惊喜,演员们将走下舞台与观众一起舞蹈,同时将榴莲糕、榴莲糖分发给观众,男演员还会给女观众戴上东南亚盛产的胡姬花。最后观众们可以在榴莲的香气四溢中离开剧场,久久回味着“榴莲飘香”。
《厦门晚报》4月12日报道,记者 龚小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