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福建新闻
北京新闻
商会新闻
登录
注册

加强基础研究凝练 聚焦核心科学问题 代表建议:进一步明确基础研究国家支持体系的功能性布局

北京福建人 新闻中心 2023-03-11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0
< >
核心提示:记者周程祎  “基础研究不够基础,做成了无目标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不够应用,做成了低水平的基础研究。”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一份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科学问题凝
记者 周程祎
  “基础研究不够基础,做成了无目标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不够应用,做成了低水平的基础研究。”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一份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科学问题凝练,持续提升国家基础研究整体效能”的建议中表达了对我国基础研究现状的忧虑。
  金力指出,当前,一些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发现和聚焦相关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而是围绕同行关注的热点,形成一些看似有价值的理论或应用成果,但无法转化为中国未来在该领域的自主突破和技术优势。
  “在科研选题这一创新起跑线上还存在巨大差距是科技界的共识,特别是如何凝练提出高质量的科学问题还存在较大不足。”他说,调研中不少科研人员表示,判断一个问题是否为高质量科学问题存在困难,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对如何提出高质量科学问题缺少信心和经验。此外,我国对于长周期、高风险、颠覆性基础研究的支持也还不够。
  金力建议,要进一步明确基础研究国家支持体系的功能性布局,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功能定位,在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支持方面发挥统筹兜底作用。在投入环节,既积极争取国家提高对于基础研究的集中财政投入,也积极争取企业、基金会等社会支持加大对于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在支持环节,以原始创新、科学前沿为导向,聚焦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布局,加强对“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研究及基础性研究的支持比例。
  他还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积极探索和创新项目支持方式,以凝练高水平基础科学问题为核心,以“选好人、选好问题”为导向,围绕高质量基础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改革基础研究的支持模式,设立8到10年甚至更长周期的人才计划项目,持续稳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发展潜力的科研人才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探索交叉融合领域、冲击国际顶尖重大科学问题,营造有利于科研人员从事长周期、高风险、颠覆性基础研究工作的创新生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