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寻埔阿姨成为新焦点
鲤城区主要景区大放异彩
鲤城区汇集了清源山、开元寺、东湖公园、涂门街等多个重要景区,国庆期间大放异彩。其中东湖公园凭借全国盆景展成为我市旅游的最大亮点。1000多件盆景精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接待游客量与去年同比有大幅度增长,最大增幅达到421.7%。
丰泽区重点推介虫寻埔女品牌
丰泽区内宝山葡萄园、桃园山等景点尚处于未开发的“半原始”状态,游客较零散。处于起步阶段的埔女品牌受到的关注还比较有限,丰泽区目前正致力于对该品牌的策划、包装、硬件设施建设、宣传等工作。在9月底举行的“泉州丰泽-海上丝绸之路与埔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深入探究埔的历史渊源、发展经历、特色文化等。今后将通过组织服饰、头饰表演,同惠女一起进入广告牌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埔女品牌的推介。
洛江区两节错开游客量下降
仙公山风景区是洛江区主要旅游点,去年因黄金周恰逢仙公生日,香客非常多。今年两节错开,虽游客量同往年相比仍有增长,却比去年下降了38%。为改变这种宗教等偶然因素的限制,目前景区正在加快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拟增设一处碑林和一个观景亭,以期能吸引更多纯粹休闲观光的游客。
泉港区旅游消费观念形成
本地人的旅游消费观念已日渐形成也是一大热点,“这对泉港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泉港文体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开发力度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泉港的旅游景点除惠屿岛外都较冷清,今后旅游发展方向将以惠屿岛为龙头项目,加强旅游资源的规划和投资力度,做好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凸显泉港作为港口城市的特点和优势。
晋江前景虽好仍待挖掘
虽有安平桥、深沪湾和古森林遗址等深具历史和科研价值的景点,但黄金周晋江旅游业却相对平淡。晋江文体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晋江旅游的发展后劲十足,晋江的滨海、交通、酒店等资源都很丰富,只是景点景区的开发还不够,今后将以挖掘龙头项目来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
石狮旅游形象大使来推介
海洋世界、黄金海岸和购物一条街是石狮黄金周旅游的重点。本次黄金周石狮在全省同级市中首家推出旅游形象大使,以加强旅游宣传推介。黄金海岸去年客流量为2.68万人,今年为5万人左右,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不少游客是外来工带着亲属来游玩。石狮文体旅游局的负责人表示,黄金海岸的景点规划已超过10年,需重新进行定位和规划,应增加投资,增设新项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南安宗教朝圣游异军突起
南安诗山凤山风景区的宗教朝圣游是南安黄金周的亮点。由于农历八月廿二是郭圣王的生日,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诗山凤山景区便提前进入黄金期,当地及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朝拜者纷至沓来,仅台湾就组团18个。黄金周每天景区内都人山人海,像莆田南日岛整个村子都来了,7天内共接待香客逾4万人。台湾进香团一般都会再到郑成功纪念馆朝拜,这也带动了郑成功纪念馆的人气。
惠安做足宣传收获多
黄金周之前,惠安有关部门提前做足宣传,在9·8投洽会上进行惠女表演,同时跟随泉州“旅游大篷车”赴华北进行宣传,使黄金周受益匪浅。惠安已成为外地不少旅行社重点推荐的线路,外地团队和自驾车游客均有大幅增长,全县的游客接待量居全市第一。
民俗体验游是热点,在崇武古城表演的惠女拔河比赛和仿古惠女迎亲队伍以及在西山湾的惠女出海活动都吸引了大批游客。
惠安同时还推出崇武古城、西山湾民族风情游和次湖海滨森林公园3个景点联票制,这在我市尚属首例。由崇武古城作为龙头景点带动其他2个景点的发展,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安溪旅游呈现三元化
安溪以清水岩的宗教朝圣游为主,一周内共吸引了来自闽南、潮汕和台湾等地的香客5万多人次。除保留经典节目“清水普佛法会”外,清水岩今年还推出了南音表演,木偶戏等节日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观赏。
同时,安溪的茶文化和志闽生态游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八月正值秋茶上市,很多人来到安溪观茶山、品新茶,感受茶文化,不少人直接到茶产区买优质茶,拉动了旅游消费。
永春生态游唱主角
永春生态游唱主角,牛姆林、北溪生态旅游村等备受热捧,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住农家店、购农家土特产的农家旅游成为不少外地游客的新宠。同时,百丈岩、魁星岩等景区也推出特色活动。百丈岩举办了“风车艺术节”,魁星岩举办了笔会及南音、舞狮、猜谜等文娱活动,丰富了旅游内容,使得游客量猛增。与往年相比,团队旅游明显下降,家庭自驾车出游成为主要形式,占游客总量的90%。旅游消费较为集中。
德化高峰时间拉长
以往“十一”黄金周德化旅游高峰集中在2日—5日,今年拉长为1日—6日。截至6日晚,德化档次较高的宾馆仍保持90%以上的住宿率。岱仙瀑布和石牛山仍是德化的旅游热点,由于石牛山景区铺设了新路,新建了一个度假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解决了游客的吃、住问题,不少游客都留在山上过夜,改变了以前当天往返的情况,提高了旅游消费总量。
泉州晚报2004年10月08日讯 记者 黄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