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文章:福州漆器与武夷山的艺缘

来自:新华网 作者:北京要闻 访问量:1471

福州漆器驰名海内外,久负盛名的脱胎漆器在武夷山各酒家饭店多有展示,人家经常看到大堂里的大花瓶、鼎、缸等装饰工艺品,貌似硕大,其实可轻易移动,不费吹灰之力。一代文豪郭沫若在赞美脱胎漆器时有这样的诗句:“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郭老诗句记叙这样一件事:有一回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外宾介绍福建厅内陈设的一对古铜狮时,曾幽默地把一尊铜狮轻轻抱了起来,引起了在场来宾的一片惊嘘,纷纷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中国的总理了不得,力大无比。当他们得知脱胎漆器就有外表浑厚沉重,又轻而易举的效果时,都争先恐后地试了一下,发出赞叹。

原先陈设在武夷宫朱熹纪念馆正厅的朱熹坐像也是脱胎漆器的工艺品,后来改为铜像。置放铜像入厅之时,八位壮汉费尽气力,精疲力竭。脱胎漆器的朱熹坐像被移到五夫紫阳楼的朱子故居。在紫阳楼置放脱胎漆器朱子坐像之时,一调皮的小孩趁布馆人员不注意,抢步上前抱起朱熹坐像,气不喘面不红地绕场疾走,惹得布馆人员一阵笑骂,围观的人则目瞪口呆,不知小孩哪来如此神力!

脱胎漆器的另一件力作是仿古的司母戊大方鼎。该铜鼎是从河南甲骨文之乡安阳出土的商代珍品,高13厘米,重875公斤。艺人李芝卿等人陆续为故宫博物院、福建省博物馆等制作了该铜鼎的脱胎漆器仿制品,铜绿斑斑,籀文奇拙,堪称杰作。

与脱胎漆器并蒂开放的姐妹花是福州漆画,它的代表作是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巨幅漆画《武夷之春》。画面中,大王峰与玉女峰遥遥相对,而鹰嘴岩则在山峦深处蓄势待飞。整幅漆画就像一条卧龙,面画中以粉壁为主要特征的国家级精品建筑武夷山庄就好比巨龙点睛,熠熠闪亮。巨幅漆画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后,人们常看到以这幅巨画为背景的新闻画面。《武夷山报》就转载了各大报纸刊登的中共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全体政治局常委在《武夷之春》巨幅漆画前合影的照片。不久前,又有两次重大的国务活动在这里举行。一次是军委主席江泽民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一次是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何厚铧。在进行这两次重大的接待活动时,福建厅《武夷之春》的镜头都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人们不禁欢叫:“看,武夷山!”

说起漆画,还有一则轶事。1964年漆器大师李芝卿一行到武夷山写生回榕,创作了一幅《武夷夕照》的大屏风。艺人们用金、银、螺甸、蛋壳、漆粉等装饰材料,巧妙地与透明漆结合,表现了山抹红霞、气象万千的美景。这件作品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叶剑英元帅观后写下了“夕阳衔山,余晖无限”的题词,这个题词后来演绎成他写的《八十初度》中的名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成为他晚年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力挽狂澜,一举粉碎“四人帮”的光辉写照。从此这一画种流传全国,成为独立的画种。20年后,终于催生了永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由厦门工艺美术学校师生创作的巨幅著名漆画《武夷之春》。

福州晚报2004-09-12刊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