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福建新闻
北京新闻
商会新闻
登录
注册

全员备战 绷紧防汛弦!昌平全力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北京福建人 新闻中心 2024-07-18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北京要闻 访问量:1131
< >
核心提示:即将进入主汛期,我区已全面开启防汛“备战模式”。连日来,我区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以“实干争先年”主题活动为抓手,上下同心、未雨绸缪,稳步有序推进汛期各项准备工作,全方位构
  即将进入主汛期,我区已全面开启防汛“备战模式”。连日来,我区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以“实干争先年”主题活动为抓手,上下同心、未雨绸缪,稳步有序推进汛期各项准备工作,全方位构筑汛期“安全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以赴守护首都“昌盛平安”。
  
提早谋划部署 健全各项机制
  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大局,是一场不容有失的“大考”。我区深刻汲取“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教训,深入现场调研,制发2024年防汛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明确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修订应急预案、提升应急能力等具体任务,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强化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我们对‘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对进行了再复盘再总结,加快推进87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将区市场监管局、市政集团等10家单位纳入‘1+7+22’防汛指挥体系。”区防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已完成区镇两级60项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有序推进基层村(社区)预案编制,并针对性地指导开展各级各类应急演练百余次。
  在强化预判分析方面,水务部门定时归集全区227套雨量、水位、流量监测站数据,打通市区两级水文、气象监测感知站点数据,进一步提升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分析能力;规自部门在原有82套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基础上,新增116套,提高了检测网密度和预警精度。气象部门完成了4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巡查,进一步完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流程;昌平公路分局针对全区15处下凹式立交桥、5座排水泵站、11处易积滞水点位,10条山区公路地灾易发路段进行重点排查,同时利用路网外场设施和移动应急管理系统为防汛提供科技助力,坚决防范事故发生。相关部门和镇(街)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通预警信息入户的“最后一公里”,不但要“叫应”,还确保要“叫醒”。
  
狠抓防汛备汛 全力守护平安
  扎实做好2024年安全度汛工作,关键在于夯实“防”的基础。为此,我区各相关部门瞄准靶心发力,狠抓防汛备汛,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深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力争将隐患整改做到“风雨之前”,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
  我区密集调度,全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378户损毁房屋修缮加固和69户重建房屋全部完成,流村镇灾后房屋异地重建项目已于4月20日开工,一年基本恢复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同时对镇内各村的老旧房屋、危房及易发生地质灾害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巡查。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我区推动西峰山水库、钻子岭水库规划建设,加快实施沙河闸、响潭水库等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筑牢防洪工程体系,强化温榆河流域防洪四预能力建设,提高调度运行的系统性。
  “我们坚持城区‘防内涝、保运行’,对47处易积水点、20座雨水泵站、33座下凹式桥涵开展全面排查,保障降雨期间排水顺畅。”区防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还全面排查水、电、气、热、通讯等城市公用服务设施风险隐患,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
  针对山区,我区坚持“防地灾、保安全”,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区9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3条山洪沟道、10个涉山涉水景区等重点部位开展排查,建立全区7个镇85个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险村险户隐患台账,汇总形成全区四种不同等级应急响应转移人员台账,全力推动防控重点由“隐患点”向“隐患点+风险区”转变,严格落实工程治理措施和避险转移等管控措施,全面夯实备汛基础,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强化应急抢险 周全提供保障
  在强化应急保障方面,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先遣队,针对山岳救援、水域救援等情景开展模拟演练;水务、住建、城管等职能部门组建专业防汛抢险队伍50支、1090人;区、镇、村常规防汛队伍73支、9482人在岗备勤,随时开展专项防汛救灾任务。此外,我区还强化与驻区部队的协调联动,对接驻区部队组建了13支、4270名的官兵队伍,参与执行9座中小型水库、温榆河6个险工段及山洪地质灾害的抢险救援任务。
  我区还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新配备抗洪抢险、水域救援和综合保障类装备5051台套,储备冲锋舟、编织袋、水泵等防汛物资15大类30余种;在流村、十三陵、南口、延寿4个镇的8个村选址建设“平急两用”停机坪,满足应急时期空投物资、紧急降落需求。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新采购300部卫星电话配发至各镇村及防汛重点部门,并联合铁塔公司等加快推进山区信号工作;区应急管理局构建完成了以流村、十三陵、居庸关、兴寿4个基站为核心,覆盖全区的超短波应急通信群组,申请专用通信频道,实现应急救援队伍多种通信终端融合通联。
  接下来,全区上下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结合“实干争先年”主题活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法、科学、高效、有序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处置,持续提升防汛安全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建设国际现代化一流新城提供防汛安全保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