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福建省实行大通关引发口岸服务大变革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北京要闻 访问量:1334
企业进口货物从报关到放行,平均时间由原先的4.6天缩短为现在的1.37天;企业出口货物检验检疫快速核放,平均时间由原先的1天缩短为现在的3分钟;以往口岸核查货证必须批批查,现在只须抽查报验总批次的1%—3%;以往企业办理税费征纳得多次跑海关,现只需轻点鼠标轻松办好……这些仅仅是福建省实行“大通关”制度以来,进出口企业从中受益的点滴。
  福建省委、省政府把改进口岸服务、优化通关环境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从1999年起陆续出台了一批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具体措施,实行“大通关”制度。以往,口岸业务流程繁杂,手续繁琐,办事周期长,让不少进出口企业感到“头痛”,而一些口岸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令许多进出口企业“生畏”。如今,这一切已成为历史。
  为方便企业快速通关,福州海关开辟了“绿色通道”,推行预约报关、提前报关、加急验放,设立应急通关热线,对应急货物给予特事特办,对鲜活、易腐货物设立临时进出口专用查验窗口,为企业提供优先查验服务,对A类企业和低风险商品通关实行上门验放,“门对门”服务。在业务繁忙的马尾海关,应用“查验派单挂号”、“查验自动派单”系统,在H986现场投入使用轨道衡系统,简化通关程序,提高查验效率,加快港区集装箱调柜运转速度。在福清海关实行“5+2”无假日和快审、快验、快放“三快”通关。
  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原有体制下重复报检、重复检验,制约通关速度的弊端呢?福建检验检疫局推出了一次报检、一次取(采)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卫生除害处理、一次收费、一次发证放行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实现了业务融合,流程简化,优势叠加。同时还推行过程检验与产品检验相结合的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将把关工作前移,有效缓解了口岸通关压力,使通关更顺畅。而对于需要实验室一定周期检测的安全卫生项目,则采取预检办法,在货物出口时复查核销,即报即放,保证了企业按时装运出口。
  此外,边防检查部门也进一步简化了中国公民来往港澳和入出境航空机组人员查验手续,提高通关效率。据测算,每名旅客平均检查时间由原来的45秒缩短至35秒,一般情况下95%%左右的旅客候检时间不超过30分钟。福州、泉州等边检站,积极推行船舶预报预检措施,减少口岸通关环节。而海事部门实施船舶开航前定期免检制度和诚信船舶管理制度,以及船舶电讯申报,对船舶进出港及装卸货不足24小时的,一次性给予办理手续,从而加快了出入境船舶的通关速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