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对接跨国巨头 做大本土产业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北京要闻 访问量:1318
表 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福州把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作为发展经济的支撑,积极对接跨国企业的产业转移,做大做强本土传统产业,促进省会经济强劲发展。目前,四大“百亿产业城”已经崛起,纺织、石材、陶瓷、塑胶等特色产业日益壮大,若干个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投资中国。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起带头、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的城市,福州积极对接,努力吸引跨国企业落户,先后引进了华映光电、冠捷电子、东南汽车等一批项目。随着这些国际业界龙头企业的落地,与其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也纷至沓来,汇聚成一个个产业集群。目前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日本的JVC(生产偏转线圈)、NEG(生产玻壳)、韩国的LG(生产阴罩)等17家为华映光电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投资总额近10亿元。华映光电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管制造基地之一。这些以跨国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已经造就了福州“三个百亿城”。它们分别是马尾、福清的两个“百亿电子城”,青口的“百亿汽车城”。
  在积极吸引国际企业落户,“助推”省会经济发展之时,福州不忘发展当地传统经济,本土产业已支撑起省会城市经济的“一片天”。长乐纺织产业集群就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些年,当地政府大力提倡“回归工程”,吸引外出民间资本“回家”大力发展纺织业,目前已形成了820多家大大小小纺织企业聚集的“百亿纺织城”,其中经编产量占全国1/3。另外,罗源石板材产业、闽清陶瓷业、福清塑胶产业、仓山拖鞋产业等也都茁壮成长,成为本土特色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今后,福州将把继续做大做强省会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构建一个有效、有力、有序的产业集聚平台上;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拓展产业集聚的若干个增长极。它们有融侨开发区的电子信息、玻璃、塑料、轻工食品等产业的综合发展,有临海工业集中区的港口、仓储、电力、冶金、化工、海运、机械等临海型工业和物流业,有金山工业集中区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和低能耗的都市型工业经济,有以福州软件园为重点的软件研发产业等。力争再经过5-8年的努力,福州全市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360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