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成精品工程
7月9日,正在泉州进行“四个专题”调研的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专程前往正在建设中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他要求精心施工,精心布展,把博物馆建成精品工程。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和服务为一体。这一工程的建设得到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在海内外特别是台湾岛内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博物馆主体建筑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明年1月底竣工,文物征集和布展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站在博物馆规划设计模型前,卢展工对极富闽南建筑特色的设计表示赞赏。他说,这一设计经过了18轮修改,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发挥福建优势,在泉州这一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兴建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是对两岸交流交往的促进,是对祖国统一大业的促进。他希望施工单位全力以赴,保证工期,保证质量,保证安全,把博物馆建成精品工程。布展层次要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福建省领导何立峰、张家坤、陈家骅参加考察活动。
八大措施促闽台旅游双向对接
今年5月,国家旅游局宣布了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三原则,引起全国旅游业界的重视。自古以来闽台关系密切,开展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就如何促进闽台旅游的双向对接,记者日前采访了省旅游局局长黄晓炎。他说,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实际上是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旅游的延伸。为做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前期准备工作,福建省旅游部门决定采取八项新措施:
——组织编写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以国家旅游局把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作为全国9个重点专项课题为契机,邀请大陆和台港澳的旅游规划专家学者,参与编制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提升闽台旅游合作水平。
——加大福建居民赴金马澎地区旅游工作力度。福建省获准经营“金马游”业务的旅行社数量由去年底试办期间的5家扩大到21家;准备与金门旅游界联手策划在金门举办大型旅游活动;“5·18”期间福建省旅游部门已与马祖业界人士就福建居民赴马祖地区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商讨,并达成共识。
——全方位开展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邀请台湾主要旅行商来闽商讨共同开发厦门—金门—台湾和福州—马祖—台湾的旅游线路,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建立定期旅游协商机制;将于7月份组织福建全省主要旅行社和旅游景区负责人约50人赴台湾推介福建省旅游产品;联合台港澳旅游机构联办《海峡旅游》杂志,全面推介闽港澳台四地旅游风光和线路,开通“海峡旅游”网站;参与策划、拍摄由台湾同名电影改编的24集电视连续剧《小城故事》,并争取在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播放。
——策划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在今年“9·8”期间,将由国家旅游局与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由福建省旅游局承办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内容包括海峡旅游论坛、旅游项目招商、旅游产品推介、民俗风情展示等。届时,将邀请台湾6大旅行同业协会和港澳旅游机构参加。
——在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期间,与香港亚太旅游协会联合举办“团圆之旅”闽台港澳百部自驾车旅游活动,由厦门出发沿同三高速公路北上,于中秋节到达北京。
——总结以往连续举办6届妈祖文化旅游节经验,争取把妈祖文化旅游节升格为由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主办的一项重大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扩大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争取与欧洲高斯达邮轮公司联合开辟连接福州、厦门、金门、香港主要旅游景点的海上邮轮旅游航线。
——在签订“武夷山—阿里山”旅游对接协议的基础上,继续组织闽台主要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业务对接,深化两地旅游交流与合作。
“金马游”就像探亲
“‘金马游’最大的感受就是像探亲 ”近日,刚从金门进行了三天两夜游回来的省房协开发委的高女士这样向记者表达了她的金门游感想。
谈起金门游的印象,高女士说,到了金门,吃的是闽菜,听的是闽南话。所以,感觉特别亲切,不像是去旅游,倒像去探亲访友。高女士从金门旅游回来后,就开始说服身边的朋友一定要去金门旅游。
2004年12月7日,由55名福建游客组成的3个旅游团,乘坐“同安”号客轮从厦门和平码头启程直航金门,开始为期三天两夜的金门之行,这标志着福建居民赴金门地区旅游正式启动。
6月27日马祖游首发团成行后,福建居民外出旅游又多了一项选择。7月8日,记者在省中旅出境旅游中心五四路营业大厅看到,不少人前来咨询金马游,还有人了解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澎湖游。
省中旅是福建省首批获准组团赴金门旅游的5家旅行社之一。省中旅出境旅游中心总经理助理颜凌晖说,由于金门、马祖方面办证手续繁琐、不能插团旅游等原因,导致“金马游”还没有火起来,目前仅1000多人去金门旅游。他希望台湾方面能尽量简化审批手续,让金门游早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