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6日,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率福建省委“四个专题”决策落实情况调研检查组在厦门市调研。卢展工希望特区的干部群众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冲出一片新的天地、新的空间、新的后劲,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践中,实现厦门经济特区新的跨越。
在厦门市的4天时间里,调研检查组先后召开了8场座谈会,听取了翔安区、思明区、同安区、集美区、湖里区、海沧区和厦门市的工作汇报,与厦门市、区领导,街镇、村居干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并与厦门市老同志座谈。卢展工等福建省领导还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以普通百姓的身份,走街串巷,体察社情民意,直接感受特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氛围。卢展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不在此山中。这次调研采用“落地听声”的方式,广泛、系统地听汇报,让我们对厦门的优势、基础,对厦门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对厦门整体的发展态势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厦门还是厦门,厦门大有希望。
卢展工说,厦门发展的历史,也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的历史;厦门发展的实践,也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的实践。此时此刻,我们倍加怀念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倍加想念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倍加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次调研,就是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区发展历程,共同思考特区新一轮发展,同时又是体验特区精神、学习特区经验的过程。特区的干部群众有点精神,就是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有点气势,就是有应对风险的气势,谋求发展的气势;有点冲劲,就是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又将冲出一片新的天地、新的空间、新的后劲;有点层次,就是站位比较高,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考虑自己的定位,把自身的发展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局之中,能够正视落后和不足,头脑更加理智,更加讲求科学,更加依法依规,更加注意自身作风的转变、队伍的建设、干部素质的提高;有点创新,就是观念上、思路上、举措上、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正在进一步统一,发展的意识十分突出,干部群众的智慧正在被激发出来;有点合力,就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抓发展的环境氛围正在开始形成,求发展的合力正在增强。
对厦门经济特区的下一步发展,卢展工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要求。一就是发挥一个作用,即经济特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二就是做出两个历史性贡献,即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三就是发扬“冲、冲、冲”的特区精神;四就是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这四个关键;五就是继续在“特、港、创、建、带”五个方面下功夫;六就是按照“认识、发展、思路、定位、落实、形象”六句话的要求,实现新阶段的新跨越。
在谈到“四个关键”时,卢展工强调:关键在“活”,最重要的就是调动一切要素的积极性,特别是人的积极性;关键在“和”,以发展求和谐,以为民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形成班子之间、上下之间、方方面面的合力,有点层次、有点创新,为人之所不能为,不为人之所能为;关键在实,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实干实效。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所在,它要求我们的思想和实践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规律性。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认识国情、省情、市情和区情,找准自身的定位,符合实际情况。要实干、实效,就是认真去做,去运作,去落实,要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抓起,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做我们能够做的事;关键在人,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法律政策体系和社会舆论氛围,营造选人用人的公正导向和机制,建立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体制机制,以干部队伍的以身示范引领全社会正气氛围。要更加重视领导班子建设,更加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注意保护干部群众谋求发展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对干事的人要理解、要爱护、要关心。
卢展工最后说,厦门特区已经走过了20多年,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厦门特区还要走很长的路,远景依然辉煌,关键看我们怎么做。他希望厦门发而蓄势,蓄势而发,把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福建省领导陈少勇、唐国忠、张家坤、叶双瑜、陈家骅以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检查。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厦门市市长张昌平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