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福建全省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福建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各设区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围绕今年福建省工业发展目标,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副省长李川参加会议。
上半年,福建省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各月产值均在560亿元以上,增速均在20%以上。大部分行业和设区市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工业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福建全省工业(规模以上)实现总产值3687.68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6月份当月产值732.39亿元,创历史新高;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55.41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上半年福建省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大部分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轻工行业增速加快。福建全省37个工业大类行业除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外,有36个行业累计保持增长,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行业有33个,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9个百分点。
大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增势较好,但油品、汽车、部分电子产品生产下降。上半年福建省原油加工业下降18.2%,汽油产量下降20.7%,柴油下降20.1%。部分投资类产品出现回落甚至下滑。
工业品出口增幅减缓。福建全省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1196.05亿元,增长18.7%,比去年同期减少17.3个百分点。主要是部分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以及今年初以来欧美等国家对福建省的纺织品、鞋类产品等实施“二反一保”、贸易壁垒等歧视性措施等,福建省工业品出口出现回落。
重点企业特别是部分重点企业中的大企业增幅减缓。上半年,省百家重点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000.09亿元,占福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1%,同比增长8.6%;实现出口交货值421.09亿元,占福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35.2%,同比增长5.2%。无论是工业总产值的增速还是出口交货值的增速都远远低于福建全省的平均水平。
省新增长点项目进展顺利。福建全省427项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完成产值1178.33亿,占年度计划的53.14%,对福建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6%,拉动福建全省工业增长10.2个百分点。
相关链接——
从 数 字 看 工 业
电子工业
数字:上半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606.39亿元,比增20.1%,同比回落26.1个百分点。
分析:电子行业回落,主要是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够,多数电子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产能过剩,库存增加,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压缩;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产品销售利润不高。行业中一些龙头大企业生产均负增长。
机械工业
数字:上半年福建全省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7.13亿元,比增19%,较去年同期回落13.8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5.6%,比上年同期高0.19个百分点。
分析:机械工业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回落所致。
石化工业
数字:上半年福建全省石化工业完成产值262.57亿元,同比增长9.1%。1-5月福建省增速排在全国第29位。
分析:石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中下游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中下游企业盈利减少,亏损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下游企业的生产。
钢铁行业
数字:上半年福建省钢产量189.6万吨,同比增长37%;钢材337.42万吨,同比增长29.4%;生铁194.29万吨,同比增长50.1%。
分析:产值、产能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增能力的投入。
水泥行业
数字:上半年福建省水泥企业亏损0.93亿元。
分析:由于宏观调控的作用,固定资产减少,公路建设、房地产建设等受抑制,水泥需求减少,再加上外省水泥大量入闽,水泥价格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1吨水泥价格下跌60-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