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29日宣布:今年上半年,中国钢铁产品进出口相抵折合粗钢净出口229.33万吨,标志着我国由钢铁产品净进口国转向净出口国。
罗冰生说,上半年钢铁产品进口、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进口与出口产品的结构、技术含量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平均每吨钢材进口与出口的价差达346.95美元。
二是上半年我国钢材净进口164.7万吨,净出口钢坯404.54万吨,把净进口、出口的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相抵,表现为上半年净出口粗钢229.33万吨。
三是进出口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后与去年同期比较,有1853.62万吨国内生产的粗钢资源量通过顶替进口,扩大出口,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占上半年全国生产粗钢增量的51.04%,从而缓解了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
罗冰生说,“除此以外,上半年产粗钢16486.37万吨,我国全年粗钢产量将突破3亿吨,达到3.32亿吨,比上年增加5900万吨左右,这标志我国粗钢产量登上了年产3亿吨以上的台阶;上半年进口铁矿石13134.95万吨,占上半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30%以上,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增量90%以上流向了中国;在2004年全行业生铁成本上升44%的基础上,今年1至5月又上升14.92%,表明我国钢铁工业依靠低成本原燃料生产的时代已经结束。”
“这些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标志性特点,说明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步伐正在加快,同时这一转变又使我们面临一系列历史性的新变化和新挑战。”罗冰生说。
他同时表示,中国钢铁生产高增长,市场需求平稳增长,但产大于需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
他说,虽然钢铁行业总体呈现供大于求,但产能不足与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关键是要加快品种结构的调整。
2004年,中国钢产量已经达到2.7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