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渐行渐近 有望在近期迈出实质性步伐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北京要闻 访问量:1231
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标准参加存款保险和缴纳保费,当某金融机构倒闭破产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按规定的标准及时向存款人予以赔付并依法参与或组织清算。
  “这项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摊因金融机构倒闭而产生的财务损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加宁说。
  长期以来,我国实际上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过程中,往往是由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个人债务清偿的责任。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由各级政府或中央银行“埋单”的缺陷和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近年来,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危机乃至存款挤兑事件时有发生。诸如几年前的“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中农信”等事件,就直接威胁着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年底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了要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健全金融风险处置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所要重点研究的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存款保险的成员资格、存款保险的基金来源、最高赔付限额、费率制度安排等细节问题。“目前是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机,不能一再错过。”魏加宁认为,首先,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降低了建立这一制度的成本和风险;其次,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创造了前提条件;再次,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取得显著成效,银行不良资产的大规模政策性集中处置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此外,经营不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之中,所有这些都表明,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需要的主要条件都已具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