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11月4日10时许,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村部二层会议室,村两委成员、5名村老干部和记者共学十七大精神。
历程:后楼村是三明市人口最多的一个村。上世纪7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曾是全国和福建全省的一面旗帜。但是1992年以后的10年间,由于各种原因,发展滞后,到2001年10月,村级债务高达950多万元。
党的十六大以来,后楼村发生了深刻变化:三年减债900万元;村道全部水泥硬化;工业项目从无到有,目前已落户企业13家,固定资产投资2300多万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全村平均每人拥有一亩果、一亩林、一千袋食用菌,人均收入从5年前的3000多元增长到5500元。
同时,后楼村的公益事业也长足发展。先后完成村中心幼儿园的装修改建工程,中学科技楼、电影院修建,枕头山森林公园开发,兴文公园的整修,小学水泥球场的铺设。建设了占地180亩的寨墩公园,内设活动中心楼、门球场、地掷球场等,成为三明市最大的村级农民公园。
心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所以,要继续抓发展。”村委主任杨忠良指着身后墙上后楼村新农村建设蓝图说。
这个发展蓝图上各种标志明明白白:红色的是公共建筑用地,黄色的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的是公园旅游用地,蓝色的是农业发展用地。图上还附有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粮食基地、寨墩公园、幼儿园、后楼小学等照片。
“今后,主要往生态果园、枕头山生态旅游方面发展。枕头山规划初稿已经出来,先期已经投资100万元,要外向推介,争取用10年时间建成。村里近5000亩苦柑、脐橙已经成为品牌,供不应求,要发动村民扩大生产。同时,农产品贸易批发市场要加快进度,把它建成洋中的第二个重点商贸市场……”杨忠良说。
支委、村苦柑协会会长杨为茂说:“十七大报告中说,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太对了。我们村苦柑协会今年6月份才成立,就取得不错成绩,在协会的运作下,苦柑月底上市,上个月就全部被预订走了,高的一公斤卖到3元,市场很好,今年准备再发动种植500亩。”
“是啊,这几年,我们村能出现这么好的形势,就是因为抓住了发展,村两委和村民想到一块,力气用在一处。”听了大家的发言,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圣语有些激动:“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全部取消了,种粮食还有补贴,又开展了医保。现在政策非常好,我们要更加努力,带动全村村民,建设好新农村。”
记者体会:在后楼村共学十七大精神中,老村党总支书记曾昭柱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他说:“十七大报告提到人民的‘幸福安康’一词,让人感到特别的温暖。”温暖,缘于他真真切切地感受着过去五年里乡亲们得到的巨大实惠!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五年,中央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工作方面可谓浓墨重彩。2004年以来,中央的四个“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先是取消农业税,农民种粮不用交税还有补助。接着,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更重要的是,在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也在完善和扩大。农民的冷暖,党和政府时刻记挂在心。
“这些年,支农惠农政策很多很实,修路有补助,建沼气池有补助,种名贵树赠送苗木,就连种苦柑一亩也给予补助50元……”在后楼村村民眼中,这些就是建设新农村的成效,就是农民的实惠。
党心连着民心。“三农”工作越来越受重视,解决的力度越来越大,所有这一切,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