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凸显前沿平台功能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北京要闻 访问量:1229

对台,是福建的优势之一。两会上,发挥对台优势、加强闽台交流合作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关键词。代表委员们纷纷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台工作的表述占了很大篇幅,更加凸显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闽台交流合作的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积极争取对台先行先试政策,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打造更具特色的对台合作平台,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两会上,代表委员畅所欲言,纷纷献计献策。

先行先试 打造对台合作平台

打造更具特色的对台合作格局,首先要搭建先行先试的对台合作平台。

厦门经发局局长陈津代表说,过去的一年,福建省对台合作在一些领域有了突破。如在全国率先开通对台海上直航、空中直航等。他建议,把厦门建成对台经济综合试验区,赋予新的内涵。他说,可把原先经济特区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政策、服务外包政策等纳入对台经济综合试验区中,这样,厦门在全国将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华安县台联理事陈金木代表说,关于建设漳州高山族博物馆的建议去年已获得批复,但具体选址及何时开建至今还未明确。他希望,尽快启动高山族博物馆这一项目,马上着手在大陆、台湾搜集两岸高山族同胞的珍贵资料作为馆藏,并与现有的漳台族谱对接馆融合,展示两岸高山族同胞的渊源,打造两岸交流的又一新平台。

平潭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陈端钦委员说,目前,平潭海峡大桥、景观路建设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平潭二桥、环岛路也将动工建设。他建议,在大开发、大发展中,要立足科学规划,特别要合理开发海岸线和海域;要做好防护林建设;政府要引水入岛以适应平潭岛的大开发。他说,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已有不少台湾客商来平潭考察洽谈,希望政府能给足优惠政策,让平潭岛真正成为两岸共同开发的岛屿,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实验区。

深度对接 促进两岸经贸合作

加强产业深度对接,拓展对台各类园区,是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关键。

福建三叶集团董事长叶维新代表说,南安商会与金门、澎湖商会近年来贸易往来密切,并已结成对子。但相关经贸人员在办理入台手续时,经常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在台湾地区,福建省与金门、澎湖两地的经贸往来最为密切,他建议,参照深圳籍人士进入香港的简易手续管理办法,支持闽籍人士更便捷地入台,特别是金门、澎湖两地,推动闽台经贸更加繁荣。

陈津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产业深度对接,加快形成厦门湾等产业对接集中区。今年,厦门市也提出,要拓展对台产业对接,加快闽台金融合作步伐。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郑振满委员说,随着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福建省对台优势进一步凸显。福建原有的厦门、马尾两个台商投资区,在对接台湾产业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泉州、漳州也在推进台商投资区建设,相信今后福建省将成为台湾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

打造平台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加快建设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推动力。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蔡振翔代表说,目前闽台文化的研究比较薄弱,学术研究成果不多。他建议,设立省一级的协调工作委员会,整合闽台文化资源,建立闽台文化发展的大格局。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闽台文化研究,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基地建设。树立闽台文化的品牌意识,推动文化、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开放闽台文化市场,鼓励台商积极投资闽台文化产业。

省美协会员、沈耀初国画艺术研究所会员许惠玲代表说,近年来,诏安与台湾的书画艺术交流十分密切。通过交流,诏安、台湾两地的书画艺术家互相学习、吸收、提升,共同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也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诏安书画艺术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诏安书画创意平台,使之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郑振满委员说,近年来海峡两岸在民间文化交流方面很活跃,但在主流意识形态上交流还不够。他建议,闽台要在主流意识形态上多交流,特别是对台湾青少年一代要在主流意识形态上给予积极影响,这将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陈晓燕 陈尹荔 谢贤伟 王凤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