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地质公园白云山景区以其洞深、石奇吸引着游客前去探寻。
太姥石神奇。太姥山地质博物馆将所有神奇的景观容纳其间。
白水洋景区的观景台与木栈道。在这里,游客近可戏水又可远观。
8月,旅游的黄金季节。
宁德,“闽东北亲水游”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观光。
不过,与过去相对“简朴”的旅游设施相比,现在走进闽东的山水间,你不能不为这里的细节感动:舒适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与自然亲密无间的接触……
是的,从散落于荒山野岭间的景点,到“亲水游”主题线路的形成,再到眼下致力于品牌的打造,宁德旅游已经从过去打基础、奋力走出深闺,来到了现在真正面向世界展示自己形象的时刻。
东方旅游小姐大赛、组团走进长三角、推出旅游精品线路、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切的一切,无不剑指品牌影响力。
事实上,品牌对于宁德旅游而言,正是宁德实现旅游强市梦想的重要奋斗目标。
那么,近年来的品牌打造之路,宁德旅游究竟做了些什么?呈现在游客眼里的又是什么?记者带你走进闽东的山山水水,感受宁德旅游初步形成的品牌魅力。
造精品工程 于细微处见“档次”
面对巍峨挺拨、奇岩怪石的太姥山时,你能想像得出,这样的景观在数百万年前是怎样形成的吗?
这样的疑问可以在太姥山上半年通过改造升级的博物馆的4D影院内找到答案。在这个花费数千万元打造的地质博物馆内,除了能观赏到介绍太姥山的科普影片外,游客还能看到介绍恐龙时代的影片和《阿凡达》。它是一个集科普性、体验性于一身的现代化博物馆。
这不过是目前宁德旅游打造精品工程的一个细节而已。现在,不仅是太姥山,在白水洋、鸳鸯溪以及白云山主景区内,“细节”在这里成为旅游的主元素,随处可以让人感受到宁德旅游的“档次”已今非昔比了。
在白水洋景区,建设者通过打造面积达2800平方米的观景台、曲折的空中木栈道、内容丰富的地质博物馆,不仅让游客可以继续保持着与水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还可以闲坐观景台,退而远观;在白云山景区,神奇玄妙的石臼群,已经在修筑于绝谷上的凌云栈道中,走出了隐匿于视野之外的神秘,令人叹绝于自然的造化。
当然,这一切的改变与这两年来,宁德在为申请一张世界级名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分不开,可以说,宁德“申世”的过程就是一次在细节上的一次自我完善与飞跃。
如今,充分的资金投入,扮靓了宁德旅游这张名片。尤其是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三大园区内,如指示牌已全部“改头换面”,用上了中、英、日、韩四国语言;景区内客房、餐厅、过道等原有的装饰画面也全部换成了景区的风光照片。这样的细节都没有被忽略。
其实,不光是视觉、感观,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宁德旅游景区也有着充分的表现:在栈道所过之处,遇树避让,逢草不伤。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方面,我们始终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加快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景区生态环境和地质遗迹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走整合之路 旅游生命力渐强
“一盘散沙是不会有凝聚力的。”对于旅游来说,景点之间如果是彼此割裂的话,那么,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初级阶段。
“只有通过资源整合,旅游才会有生命力。”市旅游局局长黄国璋说。
其实,对于宁德旅游来说,走资源整合之路近年来一直贯穿于品牌打造的过程中。
而构建大旅游体系便是落实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按照宁德市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宁德旅游格局被划分为‘三区’、‘两线’、‘一中心’”。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
“三区”就是指将太姥山、杨家溪、嵛山岛、东狮山、白云山、杨梅洲景区整合成为“山海川岛”具备的泛太姥山旅游度假区;将三都澳、东冲半岛沙滩群、支提山、霍童溪整合成为环三都澳海滨游憩度假区;将翠屏湖、临水宫、白水洋、鸳鸯溪、九龙漈、鲤鱼溪整合为大白水洋生态文化旅游区。“两线”指形成沿海蓝色黄金旅游线和山区绿色生态文化旅游线。“一中心”指打造宁德市区“环三都澳”旅游集散中心。
不过,随着环三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台形势的好转和福温高铁开通、宁武高速动工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对宁德市旅游格局又有了新的改变。因此,“要对宁德市已推出的十条旅游精品线路进行充实调整,打造新的线路精品,加快旅游线路资源整合。”上述负责人称。
宁德旅游在进行资源整合的同时,正进行着新项目的开发。旅游部门对在建的鲤鱼溪、九龙漈瀑布群和避暑休闲山庄项目、太姥山资国海滨度假区项目、高罗沙滩海滨度假中心项目、三都澳海上休闲渔业旅游等项目正加大协调力度,促其落地。
其实,资源整合工作更重要的还来自于理念上。就在一个多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前来对宁德神奇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质地貌进行评审,宁德旅游品质也借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提升。正如市旅游局局长黄国璋说的:“它(申世工作)催生了空前的合力效应,全市上下形成的资源整合理念、旅游精品意识、品牌战略眼光势必使宁德旅游产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重区域合作 宁德旅游融入世界
品牌之路继续在向前拓展!
今年6月3日,国内旅游业界知名企业宁波飞扬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与宁德市旅游局局长黄国璋,在宁波签下一笔双赢大单:该企业承诺,年输送2万客源前往闽东旅游观光、在旅游广场开设动车宁德游专馆多方位宣传推介宁德市特色旅游线路;宁德方面则在提供宣传营销经费、线路整合打包、团队门票让利等方面为企业创设优惠条件。据悉,这次为期6天的“走进山海大观园——宁德亲水游浙沪推介交流会”活动成果颇丰。
据介绍,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为宁德推介旅游、主动融入外界旅游市场的一个常态。
近年来,市场宣传促销计划已被宁德市旅游部门列入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仅2010年列入促销工作“盘子”中的活动就达13场之多。
“宁德市旅游景区建设渐成规模,旅游接待软硬件条件日臻完善。在温福高铁开通后,如何有效开拓并对接长三角旅游市场,是一项摆在眼前的重要工作。”业界人士称。而此次市旅游管理部门首次大规模组团外出推介,正是加大区域合作、推动旅游市场发展的有力之举。
在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计划中,创新营销理念、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举办节庆活动,提升旅游整体形象;加强媒体合作,巩固拓展客源市场等等都是加强区域间合作的最佳途径。
尤其是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两岸旅游对接成为宁德市旅游工作的一个亮点。宁德优势很明显:宁德港口为国家一类口岸,三都澳港区至台湾基隆港只有145海里。2008年7月5日马祖、基隆直航宁德市三都澳港口后,2009年基隆市市长又组织相关部门到宁德市踩线考察,成功召开了经济协作专题研讨会,并签订了宁德基隆合作协议书。
“宁德市以宁马台客运航线的成功开辟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宁台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制订宁德市旅游对台项目规划和计划,大力拓展宁台旅游客源市场,把宁德打造成对台旅游的窗口和集散中心。”这是宁德旅游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好的抓手。” 业内人士称,“一方面可以陈靖姑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深化宁台文化旅游交流和合作,可以将台湾、马祖的旅游资源融入‘闽东北亲水游’线路,建设‘宁马台’一体化旅游产品线路。”
抓行业管理 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去年初,一场导游的盛会在屏南举行。来自宁德市各旅行社及大专院校旅游专业的5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其中三名女选手分获前三名。大赛前十名选手被授予2009~2010年度“宁德市十佳导游”称号,之后又被白水洋景区管委会和屏南县旅游局聘为“白水洋十佳金牌导游员”。
“要使景区上档次,旅游作出品牌,旅游从业者的素质至关重要。”市旅游局一工作人员说。
其实,当旅游已经成为宁德市民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部分时,宁德旅游管理部门也开始了实施旅游质量提升计划,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在人员培训方面,旅游管理部门利用宁德财经学校导游培训基地,抓导游员考前培训、日常培训和年审培训,以提高导游员的素质;集中财力,重点培训和培养10名“金牌”导游;加快培育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有计划地组织了星级酒店和旅行社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或利用省旅游干校组织人员参训;继续举办全市执法人员培训,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质监队伍,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行业的管理至关重要。宁德正通过启动旅行社质量信用等级评定,扩大星级酒店覆盖面,实施绿色饭店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建立诚信长效管理机制,培育和谐旅游市场;深入开展旅游中介组织专项治理和整顿活动等,使一些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现象得到有效的遏止、使旅游市场秩序有所好转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旅游健康发展。
在近年来一直受到“高频率”旅游经济撞击的屏南,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从业者素质对旅游市场的重要性。为整顿导游队伍乱象,提升导游队伍素质,每年在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之前,该县有关部门都会结合相关活动,对地方导游队伍进行大整顿。(缪洪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