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福建省多次遭受冰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特别是6月中下旬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福建全省农房灾后须重建31359户,涉及8个设区市60多个县(市、区),灾后重建户数之多、涉及地域之广均创下福建省灾后重建新高。
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其尽快重建家园,去年7月初,福建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分别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工作,制定了《福建省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实施方案》,推出9项明确、具体的扶持政策。在重建中,福建省创新重建方式,将以往以“分散重建”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集中重建”为主的方式,并将农房灾后重建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地质灾害点搬迁、造福工程相衔接,集中重建户数占总户数的近六成。同时,将以往“只建一层,保证受灾群众有房住”重建标准调整为“按每户人口3人及以下的70平方米宅基地、4人及以上的80平方米宅基地的标准设计,一般建成两层半,不超过三层”,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外观”,改变过去农村灾后重建“有新房无新村”的局面。
同时,福建省及省直部门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省政府安排灾后重建补助资金6.54亿元,各设区市、县政府对灾后重建也给予资金扶持,南平、三明、龙岩等给予每户的配套补助资金都在6000元以上。各级政府还统筹解决集中重建点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采取慈善募捐、企业帮扶等办法,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提供帮助。
对重灾区开展对口支援。福州援建三明8个集中重建点,厦门援建南平13个集中重建点和5个社会事业重建项目,龙岩组织市直部门和企业对口支援受灾乡镇。
在实施农房灾后重建过程中,各地各有关部门严密组织、加强督导,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严格把好重建对象关、科学选址关、规划设计关、重建质量关、建设进度关等“五关”,并把政策、决策向群众公开,把规划、资金交给群众,引导群众参加重建。
同时,为加强灾后重建新区管理,引导搬入新区群众尽快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日前福建省还出台《关于农村灾后集中重建社区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探索社区管理方式、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帮助群众安居乐业等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杨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