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洋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
去年底,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的通知》,要求我省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门票经营权2010年6月前要全部收回。
因此,由来已久的屏南白水洋景区是否被贱卖之争,再度引发人们关注。近三年来,政府大力推广白水洋景区,又给屏南通高速修公路。而景区的经营公司除投资建设景区基础设施外,只需缴纳少量的资源补偿费等成本,就坐享白水洋景区40年的门票收入。
“这是典型的政府投钱,企业赚钱。”省内不少人如是说。
公司称已投入3亿建景区基础设施
早在2007年就有人说白水洋景区“卖”亏了。近日,记者在福建的一些论坛上看到,有网友发帖说,白水洋景区以极低的价格100%转让经营权,转让期限为40年,“政府投入,私人赚钱,白水洋景区应该回收”。
白水洋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被转让?福建圣阳白水洋旅游集团副总经理李学城告诉记者,政府向他们收取资源补偿费,第一个5年属于建设阶段,政府一次性收取50万元资源费;第二个5年,政府每年向公司收取营业收入的5%;第三个5年,每年收取营业额的10%;15年之后,每年收取营业额的15%。40年后,景区所有的设施无偿交给政府。
他说,这几年,他们主要在景区建设停车场、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因而目前景区的收入主要是门票,其他收入每年不过百来万。
“2004年,我们接手白水洋和鸳鸯溪等景区后,已经投入3亿资金。”李学城说,这些成本目前还没收回来。他介绍,省道202线至白水洋景区、宜洋景区两条全长15.33公里的公路,总投资就达4000多万。
据了解,也就是这两条景区道路挡住了很多投资者。屏南县一位官员私下告诉记者,2003年,为开发白水洋景区,屏南县政府引进了一家港资企业开发白水洋,然而这家公司除了将白水洋旧管理站做了外墙粉刷外就没有动作了。
此后,屏南县又找来了省内外多家有实力的企业,但提出的一个条件就是企业要自行修上述两条景区道路,很多企业就退出了。
李学城说,除了修路外,这几年,他们还投资修了停车场、观景台、古廊桥、景区管理中心、大型路口标志、绿化工程、步游道等基础设施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已先后投入使用。
政府斥资20多亿修公路通高速
就白水洋景区被贱卖的说法,近日,记者来到屏南县,但屏南县县委及屏南县旅游局局长、白水洋景区管委会主任陈少锋均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
屏南县多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这几年,屏南县对白水洋的宣传力度非常大,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白水洋景区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
这几年,省领导利用各种机会,为白水洋旅游做形象宣传。200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参观白水洋后,欣然题词:“奇特景观”。
之后,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亲率调研组抵达屏南。国家旅游局随即给予屏南县1000万国家旅游发展基金,省政府配套600万建设白水洋游客服务中心。
“除了直接拨款外,国家在交通建设方面也给了白水洋景区非常大的支持。”屏南县一位政府官员说,2007年12月,总投资4亿元的宁(德)屏(南)二级公路正式通车,到白水洋景区再不用爬崎岖的山路,福州出发前往比原来绕道古田省了2个多小时。
此外,为了白水洋景区,宁(德)武(夷山)高速专门在屏南设了高速开口。“屏南高速公路连接线长达29公里,业内都笑称这根‘盲肠’好长。”上述官员说,宁武高速经福安、周宁、政和、建阳、武夷山,终于江西上饶,2012年建成通车后,将把太姥山、白水洋、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等风景名胜区连成一体,“这对白水洋景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据了解,屏南高速公路连接线造价高达20亿元以上。
去年11月,省道202线白水洋路口至宁武高速公路双溪互通口公路工程交工验收。这条公路全长6.988公里,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为鸳鸯溪、白水洋景区通向在建的宁武高速公路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这个项目概算也达3227万元。
“就这些路网建设,政府这几年的投入就达20多亿,所以,现在有一些屏南人就说,白水洋景区是政府投资,企业赚钱。”屏南一位政府官员如是说。
年收入3000万 只需付150万资源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7年以后,白水洋景区游客量猛增,当年门票收入超过千万;2008年门票收入则超过2000万,而去年则达到了3000万。
以去年为例,圣阳公司门票收入3000万,但付给政府的资源补偿费不过150万。
屏南县一位官员私下告诉记者,政府占有圣阳公司10%的股份,但政府每年有多少分红,他们并不知情。去年圣阳公司的收入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屏南县发改局在2008年年底发布的白水洋·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刘公岩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的招商书上,写着这个项目投资约8000万。
记者看到效益分析一栏写着,只要来白水洋景区旅游人数(80万人次)的50%到刘公岩景区旅游,即40万人次/年,门票80元/人计(以宜洋景区为例),年门票收入即达2400万元(按人均60元计),利润率按保守70%计(已扣除各项费用),门票全年纯收入1680万元;住宿餐饮平均按每人消费100元,利润率以40%计,每年纯收入为1600万元,合计年收入不低于3200万元,投资营业后3年便可收回全部投资。
当地不少人对经营方颇有微词
在屏南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屏南人也对圣阳公司颇有微词。屏南人李先生说,白水洋景区火爆了,“老板的腰包鼓了,可是我们老百姓却没享受到多少实惠。”“在去年5月1日之前,我们屏南本地人到白水洋景区玩,还得6折买门票。”他告诉记者,反映了很久,直到去年“五一”后,当地人凭身份证到景区花10元办本证才能免票。
他还说,近两年7至8月,白水洋旅游进入旺季,周末时经常一天有1万多的游客涌进屏南,火了屏南的餐饮业,也拉高了当地菜价,“屏南是山区,物流能力一般,旅游旺季时曾经全城都买不到茄子”。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白水洋景区的火爆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4年时,屏南全年接待游客还不到3万人次;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6万人次;而2007年则超过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030万元。近年,屏南城关的宾馆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在2003年,屏南全县宾馆的床位还不足600张,到2009年,这个数字达到了6000张。
旅游规划专家:白水洋景区被贱卖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中心游上副教授称,白水洋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经地质专家考察,白水洋为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且与周围的山体相连,浑然天成。另外,白水洋地质公园还拥有全球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
“从旅游资源来看,这个价格很显然属于‘贱卖’。”他说,旅游开发公司支付的资源费,不能体现白水洋景区的真正价值。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宣传、推荐,目前白水洋景区还是“藏在深闺无人识”。
专家认为,企业在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追求的是利润,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很容易出现短期行为,掠夺式开发、粗放式经营、忽视保护,从而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只有实行景区门票专营权归政府模式,才能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李进 朱丽萍)
北京福建人 2025-03-18 00:00:00
北京福建人 2025-03-18 00:00:00
北京福建人 2025-03-18 00:00:00
北京福建人 2025-03-18 00:00:00
北京福建人 2025-03-18 00:00:00
北京福建人 2025-03-1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