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福建人
新闻中心
2003-06-23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82
核心提示:随着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的雄伟步伐,新的城市形态正在酝酿、孕育着。人们议论得最多的是怎样充分挖掘文化底蕴,构筑一个文化社区。日前,一批专家学者就此议题纷纷献计献策。重视历史街区的
随着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的雄伟步伐,新的城市形态正在酝酿、孕育着。人们议论得最多的是怎样充分挖掘文化底蕴,构筑一个文化社区。日前,一批专家学者就此议题纷纷献计献策。
重视历史街区的完整保护和开发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上海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与民族风情,遗留下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已确定11个历史文化风貌区、398处优秀历史建筑和234个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坊,它们是这个城市文化底蕴和魅力的体现。在静安区,有江南传统与西洋民居结合的“石库门”,这是上海历史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保留这些弄堂,通过保留居民的生活居住方式,来流传上海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韵味。也可以将一些住房改建成博物馆,成为旅游景点。实践证明,城市中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街区将是现代化城市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建立新型的艺术型社区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花建:世界上许多大都市都有艺术社区,也称之为“艺术村”“艺术街坊”。它是艺术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集中的社区,既有安全方便的人居环境,又便于多领域的艺术家近距离切磋交流;既是平民化的生活空间,又传承和丰富了城市的文化传统。这个艺术社区有艺术家的工会和管理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办理保险、代理纳税、宽带网络、艺术经纪人和各类生活服务,并和许多博物馆、画廊和音乐厅建立联系。它像“蜂房”一样,吸引艺术家慕名而来;而他们酿造的“蜂蜜”―――艺术作品、创新精神和人文传统,又为城市增添了宝贵的财富。同时,可以开展“艺术家进驻”活动,吸引各地包括海外的艺术家来这里定期创作、讲学、示范、交流等,既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又能逐步开发和丰富本土的文化传统。
尊重属于自己的文化
作家程乃珊:如果说,静安区是嵌在城市腹地的一颗金刚钻,那么,南京西路就是营养它的母亲河、文化大动脉。改造南京西路首先要尊重它的历史和个性,犹如穿衣,要考虑适合自己的气质和身材,扬长避短。我们不要它成为上海的曼哈顿、上海的银座,它应是本土时尚的展示厅和发源地,并有其不可克隆的精致优雅,其中掺杂着一点点的小资和同样不可复制的西化。不要人为地去迎合什么或遮蔽什么,而要实事求是地尊重一种只是属于自己的文化,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让城区的眼睛更鲜亮
市城雕委副主任章永浩:历史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高潮出现的同时,城雕必然会得到发展。它是文明的象征,城市的眼睛。由于城雕是环境艺术,就要摆脱作为城市环境“补白”的状态,要有大手笔。城雕一定要有前瞻性,不在多而在精。要充分运用当地的人文景观,创造出有特色的城雕。同时,还要发展建筑雕塑。上海解放前曾建立过一批建筑雕塑,如石门路口的德义大楼上就有四座白色建筑雕塑,这些雕塑大都已被拆除。如能恢复,势必会给街景及商业区增加文化氛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