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本网:漳州香港路•台湾路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

来自:供稿| 作者:北京要闻 访问量:1414

闽南传统街区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域—漳州香港路•台湾路历史街区,经过多年的精心的保护、修缮和“整容”,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5年4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参赞理查德•A•英格哈特先生特意莅临漳州颁奖。

漳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香港路•台湾路历史街区位于唐宋漳州古城城市中轴线上。10多年来,漳州在加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启动了香港路•台湾路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通过“洗脸”、“嵌牙”、“穿衣”的整容方式,香港路•台湾路历史老街区重焕往日风采,再现了富有有闽南特色的建筑风韵。街区整治效果得到广大市民的赞誉和名城保护专家的肯定,2004年9月1日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为漳州古城延续历史文脉增光添彩。

1、漳州市区香港路历史街区北段片区修缮工程于2001年底开工,2002年2月8日竣工,投入2000多万元。长100米的香港路北段用青石板重新铺设了路面,改造了雨水管;增设了排污管,电力、电信、自来水和有线电视等管线一同埋地敷设;路的东西两侧各一纵深的骑楼式的竹竿厝也进行了维修整治。

2、台湾路西段沿街立面整治工程于2002年下半年开工,2002年12月25日竣工,投入600多万元。台湾路西段长300米,工程内容同样包括青石路面的改造、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增补,还包括路南北两侧各一进沿街建筑的立面整治,以及违法建筑的拆迁。工程恢复了台湾路西段的历史风貌,让许多“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和老字号重焕光辉。

3、台湾路历史街区府埕片、文庙片维修整治工程于2003年5月开工,投入1000多万元。这一阶段工程占地约2.8公顷,宏观上整合了先前两期工作,梳理出传统的街巷里弄结构,复原了府埕民国初年陈炯明时期“迎宾旅社”的历史风貌,整治出“徐氏家庙”、“刘厝”、“罗厝”等传统院落空间,市政方面包括青石路面、基础设施、绿化、路灯、垃圾箱的改善和增补,并且配合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申报建造了旅游达标公厕一座,并且真正实现了街区全部巷道、院落和单体建筑全元素的维修整治。

漳州“领导重视、财政投入、技术人员全程介入”的保护经验获得了专家和领导的一致肯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