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建议开辟“林则徐在榕遗迹专线游”
林则徐是福州人的自豪。明年是林则徐诞辰220周年,但眼下已有不少读者已经在为如何纪念林则徐献计献策。有多位专家建议福州开辟“林则徐在榕遗迹专线游”。为了探寻开辟这条专线游的可能性,记者昨日专程踏访了林则徐在榕遗迹。
位于文藻山的林则徐故居,林则徐曾长时间在这里住过。宅第毗连三座,主座居中,前后三进,均为“五间排”。林则徐父母居二进,林则徐夫妇和长子汝舟夫妇居第三进楼下,楼上为藏书处。主座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三间排院落,西边为林则徐胞弟林沛霖所居,东边为林则徐三子林拱枢住宅和揖斗楼。1948年福州大洪水,林则徐故居房子大部分倒塌。1997年香港回归时,记者来此采访林则徐后人家祭,记得当时整座故居仅存主座二进木构架屋。而昨天记者来到这里,看到第三进已修复完毕。市文物局王华南局长告诉记者,修复林则徐故居第三进,投入了300多万元。现主座二进木构架屋还保留着。
明年是林文忠公祠落成100周年。林文忠公祠民国时曾被用作驻军,50年代被用作机关宿舍,“文革”中居民迁入。1982年市政府拨款进行修复,并辟为林则徐纪念馆址。1997年曾投入数百万元做大规模修缮,近三年来每年都拨款修缮。2002年市政府拨款20万元,修缮了御碑亭、南花厅;2003年市政府再拨款7万元,修缮了北花厅,外围墙体;2004年,市政府再拨款70万元,用作修缮室内墙体、梁柱、建设消防设施等。纪念馆的林馆长告诉记者,林文忠公祠是木结构,南方雨多,易腐烂,还易生白蚂蚁,每年都需要花费巨款维修和治理,否则很容易毁坏。这几年多亏了年年修缮,才使得祠堂保护完好。
王华南局长介绍说,近年来福州市先后投资1700多万元用于林则徐系列遗址的修缮,完成了林则徐墓、林文忠公祠、林则徐出生地、林则徐故居等系列文物的修、扩建。
美丽的西湖,留下了林则徐太多的印记。他曾主持浚湖,沿湖砌石岸以固湖界,还曾在此建李纲祠,取李纲晚年住所“桂斋”命名。林则徐逝世后,人们奉林则徐遗像祀此。1985年重修桂斋,这几年一直花钱做维护。福州新店升山,有一处林则徐摩崖石刻,上刻有“道光庚戌林则徐、郭柏苍同蜀李惺游升山”,现作为文保单位,也得到了保护。在原省高院内,有一光禄吟台,林则徐曾在此放鹤。这里现在也作为市级文保单位保护着。鳌峰书院,现也被立碑保护。
林则徐在道光年间,曾多次来到长乐琴江旗营,还为旗营北城门外照壁题了“海国屏藩”四个字。他在旗营时曾住在衙内大堂中座客舍,现遗址还在,长乐方面准备立碑纪念。北岸炮台,林则徐曾视察过,现马尾区政府已开始着手修复,明年底能修复完毕。
依记者调查,在福州开辟“林则徐在榕遗迹专线游”是有条件的。
福州晚报2004-10-24讯(记者 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