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日在福州召开的应对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实务研讨会上获悉,目前,福建只有一家企业获得SA8000认证,我国大陆地区已有五六十家企业获得这项认证。
据介绍,SA8000认证是继遭遇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之后,近来我国外经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又面临的一种新壁垒,即以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工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社会责任贸易壁垒”,与其相对应的,是一套被称为“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简称SA8000)的管理标准体系。尽管目前SA8000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统一认可,但由于诸如沃尔玛、家乐福等一大批跨国公司率先承认,积极推行,并将他们在全球各地的采购订单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直接联系,SA8000对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外经贸企业产生了极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两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已有数万家不同行业的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许多企业因不符合社会责任认证而被取消订单。该问题已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福建省有关部门也已开始积极寻求应对之策。
应邀前来讲座的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SA8000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博士认为,从本质上说,SA8000其实是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对方祭出的一个更隐蔽、更难以对付的贸易利器。尽管我国政府到目前为止并未认可SA8000,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必将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贸易壁垒。我国的外经贸企业对此应当有充分认识,并积极加强劳工保护,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以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