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福建省委、省政府在福州隆重举行福建省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座谈会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北京要闻 访问量:1392
5月1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在福州隆重举行福建省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座谈会。福建省领导卢展工、黄小晶、黄瑞霖、曾喜祥、李川、李祖可、苍震华与81位福建省晋京参加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同志们一起,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会议由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主持。
  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首先代表福建省委、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福建省政协,向福建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的劳动者、建设者,向解放军、武警驻闽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参加福建各项建设的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内外的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包括这次荣获国务院表彰的福建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卢展工指出,劳模是脊梁。作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统称的劳模,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称号,是对劳动者最高的奖赏。劳模是为国为民的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坚持奉献的人,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些杰出的代表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撑起了劳动创造世界的脊梁,对福建来说,也撑起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脊梁。劳模是榜样,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的榜样。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概括了新时期伟大的劳模精神,就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新时期的福建精神与伟大的劳模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大家能够有今天的荣誉,就是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也是这种精神的反映。劳模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榜样,成为我们全体人民的榜样,特别是要成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榜样。只要人人都有点这种精神,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民就会更加团结,我们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就会更加精彩。党政领导干部如果都能够有这种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就能真正落到实处。劳模是财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劳模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我们要爱护财富,必须尊重劳模,尊重劳模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最基本、最集中的体现;我们要爱护财富,必须学习劳模,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形成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形成社会正气和创造热情;我们要爱护财富,必须爱护劳模,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健康,为他们的作为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坚实的支持。我们要关心劳模,特别要关心过去做出过重要贡献,现在年老体衰、生活困难的劳模。各级党委、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些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曾经为国家、为福建做过贡献的人,这是为人之道、为政之道。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有一个好的氛围,才会有一个好的导向。在尊重劳模、学习劳模、爱护劳模的过程中,工会组织责无旁贷。工会不仅要发挥好组织职工、桥梁纽带、社会支柱、维护职工权益等职能,而且要在尊重劳模、学习劳模、爱护劳模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卢展工希望,劳模当自强。劳模的称号是永久的,劳模的精神是永恒的。劳模的精神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当上了劳模,大家对你们的期望值就更高,社会对你们的要求也会更高,而你们的路还很长,可能还要付出更多。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持续努力,继续为党、国家、人民争光,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添砖加瓦。
  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陈晓萍、许连捷、杨英选、刘德彬、夏宁邵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他们结合各自实际,畅谈了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工作、学习和生活体会。他们表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和谐社会,赋予广大劳动者新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今后,一定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创业、创造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导向作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再立新功,取得更辉煌成绩。
  会上,福建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团副团长、省总工会副主席林际彪介绍了全国表彰大会盛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