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福州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成为海交会上的热门话题。
在2005年中国(福州)现代物流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物流业界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就如何发挥福州区域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发展迅速 差距明显
海交会期间,国际物流业巨头、美国财富杂志500强企业之一的伯灵顿全球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福州保税区。
这是福州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物流业发展不断加速的一个生动体现。近年来,福州与物流发展密切相关的保税区、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交通、信息与通讯等物流设施的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福州港去年吞吐量达6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70万标箱。福州保税区吸引了日邮物流、外代储运、大裕保税仓储、万全物流等一大批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业务进区运作,为福州市及周边地区进出口企业提供近48亿美元的物流配送服务,形成了出口拼箱、进口分拨和贸易配送等三大物流特色,现代物流运作园区已初见端倪。
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福建省及福州物流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健认为,这主要表现为:上海、深圳等城市把物流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但福建省对于物流业还没有明确的定位;目前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制订了物流发展规划,但福建省及福州市的物流发展规划尚未出台;现代物流的理论在福建省尚未普及,物流人才培养比较滞后,物流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物流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物流规划 亟须制订
要实现福州物流业的快速、稳健增长,制订物流规划是当务之急。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之泰表示,物流规划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纲”,福州发展物流业规划必须先行。王健认为,制订物流规划,应该首先解决物流业发展定位问题。他建议,福州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端对台物流枢纽中心。福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功能,通过构建以马尾为龙头、以市区为中心、连接福清、长乐、连江等的市内为环状、市外为放射状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以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充分利用中央特殊政策,建立“两岸产品转运分拨中心”;以福州市区为中心,大力发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联系的商业物流服务功能;以福清、长乐、连江、闽侯、永泰、平潭、罗源等县市为依托,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功能区。
两岸协同 实现双赢
不少专家表达着同样的一个观点:福州物流发展的优势是“对台”。他们认为,这不仅是因为两岸经济差异化带来的趋势,还因为福州具有和台湾协同发展物流的基础。
王之泰说,国家已经提出规划,大陆的高速公路要与台湾高速公路对接,如果将来有一天对接成功后,福州将是这条线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流结点。因此,福州包括福建省进行物流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与台湾对接问题,为构建两岸物流发展共同平台打下基础。
多年从事“两马”直航研究的台湾海洋大学港埠与物流规划研究室颜彰程先生说,马尾距基隆149海里,马祖距基隆114海里,马尾距马祖仅仅35海里,两地协同发展物流业有着现实的可能性。闽台物流业协同发展可以以“两马”为突破口,先行一步,为闽台物流协同发展累积经验。闽台物流业一旦携手,就有望成为东亚重要的转运中心。
福建物流业当务之急是制订好发展规划
——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之泰
“福建的物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潜力很大。但当务之急是要制订好发展规划。”昨日,中国物流学界“泰斗”、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之泰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评价福建物流业,并提出意见。
中国现代物流业萌芽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新世纪开始,几乎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时,中国现代物流大踏步进入发展期,其主要标志是中国已经着手于现代物流的“做大”,大规模的、普遍性的现代物流的建设,在全国迅速推进。
王之泰表示,中国物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其发展水平要有客观的判断。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明显带有发展初期的特点,不但离成熟期甚远,是不是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领导和管理体制尚不完备,体制障碍和观念障碍的解决仍需假以时日。
对于福建物流业的发展,王之泰十分关注。他和与会代表到福州保税区参观,并出席了《马尾物流港建设规划研究》专家评审鉴定会。他认为,福建的物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潜力很大。但当务之急是要制订好发展规划。在制订规划中,要注意物流各领域及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统筹发展问题;要构建好物流发展的平台,尤其是两岸物流协同发展的平台。同时,福建福建全省沿海各市的物流发展要有合理的分工,要根据自身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
□记者手记
闽台物流 合作破题
5月17日,海峡两岸物流协同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这表明,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福建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峡对岸的台湾,思考两岸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闽台协作,是优势所在,也有现实基础。
闽台两地产业交流对接有着深厚的基础。目前,仅福州就有1800多家台资企业入驻,台湾百大企业有30多家在福州投资办厂。其中不少企业是“两头在外”,对物流有着很高的要求。福建对物流业的服务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近年来,全球第二大显示器厂家冠捷电子利用福州保税区每月提供价值3000多万美元的电子零配件配送服务,实现了原材料采购的“低成本、零库存”现代物流模式,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华映光电、捷联电子、东南汽车等企业也享受着福州保税区物流企业提供的保税仓储、运输、清关等一系列服务。
闽台物流协同发展,是双赢的选择。台湾目前的物流业水平较高,可是由于地域所限、腹地较小,发展潜力受到限制。福建物流业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物流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还具有广大市场、便利港口和陆上通道等一系列优势。台湾物流业进入,福建物流企业可以吸收其先进经验,少走弯路;同时,福建市场也将为台湾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台湾全球运筹发展协会理事长苏隆德形象地表示,物流学界认为“遇水则发”。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海峡曾经是福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两岸交流的日渐密切,它已经成为福建发展的潜在优势。
如今,闽台物流协同发展已经发出“破题”之声。但要写出华章,尚需两岸业界的智慧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