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方略,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近日,省发改委提出了福建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发展目标:生产目标:2010年,福建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递增4%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以上。生活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38%左右,基尼系数0.4以内。生态目标: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荒山造林30万亩,福建全省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9%以上。
——发展重点:“十一五”期间,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构筑沿海蓝色农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带及闽西北山区绿色农业带等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畜牧、园艺、林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五大支撑保障体系。
——发展措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革户籍制度和城镇就业、福利体制和推进农村税费配套改革;以闽台合作区为载体,把福建省建成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改革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和吸引社会资金投身农业和农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和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