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最根本任务,为广大代表、委员所关注。“去年福建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增6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充分体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福建省人大代表、浦城县农业区划办副主任沈丹红说,浦城历来是产粮大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正抓住大好时机兴修水利,但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建议将浦城列入全国第四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加强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浦城的粮食生产、经济建设发展力度。
福建省人大代表、南平市龙得宝稻米合作社社长陈金妹说,粮食生产的未来在于现代化、精细化发展。去年我们从台湾引进水稻新品种,充分利用了山垄田,通过精细化耕作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她建议,在闽北进行试点,对利用闲散、抛荒的山垄田种植蔬菜的农民给予补贴,以提高山垄田的利用率。大力扶持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积极发挥闽北资源优势,促进两岸农业共同发展。
去年,福建省小城镇改革发展步伐加快,42个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示范带动效应逐步显现,福建全省城镇化率接近53%。对此,代表、委员们深受鼓舞。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市荔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秀霞建议,小城镇建设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等作用明显,推动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她建议,在小城镇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硬件建设,而且探索强镇扩权的新举措,赋予乡镇更多的社会管理职能,使小城镇成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推动器。
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林治良说,我国历经20多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历程,目前每一个小城镇都集中了一大批举家前来就业、就读的农村人口,他们对融入城市有着强烈的愿望。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积极引导,向他们提供应有的居住、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保障和福利,让他们成为“新城市居民”,稳定农业转移劳动力队伍。
2011年,福建省加大“五新”成果推广力度,促进农民增收达12亿元以上,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对此,与会的代表、委员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光明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壮大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实际问题的会,令大家深受鼓舞,决定继续留在南平发展,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东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坤说,发展现代农业对做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较好,与以精致农业闻名的台湾联动优势明显。另外,福建省非常重视现代科技对农业的促进作用,茶叶、花卉等产业发展都很成功,为福建省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建议,要以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从资金、技术、人才、营销等各个环节入手,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福建省的现代农业发展尽快迈上新台阶。
福建省人大代表、漳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吴文团说,去年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多、发展难度大,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应对上有前瞻性,实施了“6+6”措施,确保了包括农产品加工产业在内的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应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用工难、市场萎缩方面卓有成效。建议首先加强实体经济发展要制定规范可操作的程序和规则,防止信贷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入虚拟经济中,通过新型工业化推动“三农”工作良性发展。(张杰 方炜杭)